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会计准则的关系研究
|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2页 |
| 第1章 导言 | 第12-23页 |
| ·研究动因 | 第12-13页 |
| ·文献综述 | 第13-20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 ·本文创新之处 | 第20页 |
|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21-23页 |
|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 第23-30页 |
| ·盈余管理的概念及辨析 | 第23-25页 |
| ·盈余管理的概念 | 第23-24页 |
| ·相关概念辨析 | 第24-25页 |
| ·盈余管理的利弊观 | 第25-28页 |
| ·盈余管理有利观 | 第26-27页 |
| ·盈余管理不利观 | 第27-28页 |
| ·会计准则的性质 | 第28-30页 |
| ·技术观 | 第28-29页 |
| ·非技术观 | 第29-30页 |
| 第3章 盈余管理与会计准则互动关系的理论研究 | 第30-44页 |
| ·会计准则对盈余管理行为起约束作用 | 第30-32页 |
| ·会计准则是规范会计信息的保障 | 第30-31页 |
| ·会计准则是审计和事后惩戒的依据 | 第31-32页 |
| ·会计准则为盈余管理行为提供机会 | 第32-40页 |
| ·会计准则的剩余选择权为盈余管理提供利益激励 | 第32-35页 |
| ·会计准则的技术局限性为盈余管理提供可能空间 | 第35-40页 |
| ·盈余管理对会计准则制定起反作用 | 第40-43页 |
| ·政治游说活动影响会计准则的中立性 | 第40-41页 |
| ·盈余管理促进会计准则的完善 | 第41-43页 |
| ·结论 | 第43-44页 |
| 第4章 盈余管理与会计准则互动关系的经验研究 | 第44-63页 |
| ·会计选择变更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 | 第44-48页 |
| ·会计选择变更概述 | 第44-45页 |
| ·上市公司自发性会计选择变更的统计分析 | 第45-47页 |
| ·对会计准则制定的启示 | 第47-48页 |
| ·非经常性损益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 | 第48-55页 |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的界定与分类 | 第48-50页 |
| ·上市公司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 | 第50-54页 |
| ·对会计准则制定的启示 | 第54-55页 |
| ·资产减值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 | 第55-63页 |
| ·资产减值政策概述 | 第55-56页 |
| ·资产减值案例分析 | 第56-60页 |
| ·对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准则的评价 | 第60-63页 |
| 第5章 基于盈余管理的新会计准则的评价与建议 | 第63-70页 |
| ·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 | 第63-65页 |
| ·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限制 | 第63-64页 |
| ·新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空间 | 第64-65页 |
| ·进一步完善我国会计准则的建议 | 第65-70页 |
| ·建立全面完整的会计准则框架和内容 | 第65-67页 |
| ·增强会计准则制定的公开性 | 第67-68页 |
| ·加强会计准则执行力度 | 第68-70页 |
| 结论 | 第70-72页 |
| 附录 | 第72-139页 |
| 参考文献 | 第139-146页 |
| 后记 | 第1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