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土力学、地基基础工程论文--岩石(岩体)力学及岩石测试论文--岩体力学性质及应力理论分析论文

软岩各向异性渗透特征及力学特征的试验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33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1-12页
   ·软岩的定义与分类第12-16页
     ·软岩的定义第12-14页
     ·软岩的分类第14-16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31页
     ·岩石渗透性与应力的关系第16-20页
     ·软岩工程力学特性第20-23页
     ·岩石的各向异性特征第23-25页
     ·软岩的水化作用第25-29页
     ·岩石损伤力学第29-31页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31-33页
第2章 软岩各向异性渗透特征第33-52页
   ·引言第33-34页
   ·各向异性渗流特征的表述第34-36页
     ·达西定律第34页
     ·各向异性渗透系数第34-36页
   ·岩石渗透系数的测试方法第36-41页
     ·稳态法与瞬态法第36-37页
     ·瞬态法的试验原理第37-40页
     ·瞬态法的试验设备及方法第40-41页
   ·软岩渗透系数测试第41-46页
     ·试件种类及分组第41-43页
     ·试验结果第43-46页
   ·软岩渗透系数变化规律第46-49页
     ·渗透系数与轴向应变的关系第46-48页
     ·渗透系数的各向异性特征第48-49页
   ·渗透系数变化的机理第49-51页
   ·小结第51-52页
第3章 单轴压缩条件下软岩的各向异性力学特征第52-68页
   ·引言第52页
   ·试验方案第52-56页
     ·试验设备及方法第52-53页
     ·试件的制备第53-55页
     ·试验分组第55-56页
   ·试验结果第56-62页
   ·单轴压缩条件下软岩的各向异性变形特征第62-65页
     ·干燥状态下软岩的各向异性变形特征第62-63页
     ·饱和状态下软岩的各向异性变形特征第63-64页
     ·饱和前后软岩各向异性变形特征的变化第64-65页
   ·单轴压缩条件下软岩的各向异性强度特征第65-67页
     ·干燥状态下软岩的各向异性强度特征第65-66页
     ·饱和状态下软岩的各向异性强度特征第66页
     ·饱和前后软岩各向异性强度特征的变化第66-67页
   ·小结第67-68页
第4章 三轴压缩条件下软岩的各向异性力学特征第68-87页
   ·引言第68-69页
   ·试验方案第69-72页
     ·试验设备及方法第69-70页
     ·试验分组第70-72页
   ·试验结果第72-74页
   ·三轴压缩条件下软岩的各向异性变形特征第74-80页
     ·软岩的变形及破坏特征第74-76页
     ·干燥状态下软岩的各向异性变形特性第76-78页
     ·饱和状态下软岩的各向异性变形特性第78-79页
     ·饱和前后软岩各向异性变形特性的变化第79-80页
   ·三轴压缩条件下软岩各向异性强度特征第80-84页
     ·干燥状态下软岩的各向异性强度特征第80-82页
     ·饱和状态下软岩的各向异性强度特征第82-83页
     ·饱和前后软岩各向异性强度特性的变化第83-84页
   ·软岩的C、φ值的各向异性特征第84-85页
   ·小结第85-87页
第5章 软岩与水相互作用的机理分析第87-97页
   ·概述第87-88页
   ·岩体中的有效应力第88-89页
   ·水对软岩的物理及化学作用第89-93页
     ·水对软岩的物理作用第89-90页
     ·水对软岩的化学作用第90-92页
     ·水对软岩各向异性特征的影响第92-93页
   ·软岩中渗流场与应力场的耦合作用第93-96页
     ·岩体中渗流的特点第93-94页
     ·关于动水压力第94-95页
     ·软岩的渗透稳定性第95-96页
   ·小结第96-97页
第6章 水作用下软岩各向异性损伤分析第97-112页
   ·引言第97-98页
   ·岩石损伤的一般性方程第98-100页
   ·水作用下软岩损伤分析第100-102页
     ·水作用下岩石损伤的基本方程第100页
     ·荷载作用下损伤变量的确定第100-101页
     ·水作用下损伤变量的确定第101-102页
   ·横观各向同性弹性损伤分析第102-105页
     ·横观各向同性材料损伤的基本方程第102-105页
     ·压缩条件下损伤变量的确定第105页
   ·水作用下软岩横观各向同性损伤分析第105-110页
   ·试验验证第110-111页
   ·小结第111-112页
第7章 结语与展望第112-114页
   ·本文的主要成果第112-113页
   ·展望与建议第113-114页
致谢第114-115页
参考文献第115-124页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24页

论文共12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家庭视角下的未成年人犯罪被害及其预防
下一篇:基于组合数据分析的物流库存控制应用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