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经济学语境下的执法成本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9页 |
英文摘要 | 第9-11页 |
前言 | 第11页 |
第一章 法经济学与执法成本 | 第11-19页 |
第一节 概念及范畴 | 第11-14页 |
一、“执法”的概念及范畴 | 第11-12页 |
二、“成本”的概念及范畴 | 第12-13页 |
三、“法经济学”的概念及范畴 | 第13-14页 |
第二节 选题及意义 | 第14-18页 |
一、执法成本的现状 | 第14-16页 |
二、法经济学的时代意义 | 第16-17页 |
三、法经济学与执法成本的结合 | 第17-18页 |
第三节 方法及思路 | 第18-19页 |
一、本文的方法论 | 第18页 |
二、本文的写作思路 | 第18-19页 |
第二章 汉德公式与执法成本 | 第19-26页 |
第一节 汉德公式 | 第19-22页 |
一、汉德公式的简要介绍 | 第19-21页 |
二、汉德公式的简要剖析 | 第21-22页 |
第二节 汉德公式语境下的执法成本研究 | 第22-24页 |
一、预防成本小于事故发生可能性与损失的乘积 | 第22-23页 |
二、预防成本等于事故发生可能性与损失的乘积 | 第23页 |
三、预防成本大于事故发生可能性与损失的乘积 | 第23-24页 |
第三节 汉德公式指引下的执法成本合理化探索 | 第24-26页 |
一、加大必要的预防成本 | 第24-25页 |
二、保持平衡的预防成本 | 第25页 |
三、减少无需的预防成本 | 第25-26页 |
第三章 纳什均衡与执法成本 | 第26-32页 |
第一节 纳什均衡 | 第26-28页 |
一、纳什均衡的简要介绍 | 第26-27页 |
二、纳什均衡的简要剖析 | 第27-28页 |
第二节 纳什均衡语境下的执法成本研究 | 第28-30页 |
一、行政机关“主动”,行政相对人“不配合” | 第29页 |
二、行政相对人“主动”,行政机关“不配合” | 第29页 |
三、行政机关和行政相对人“都不主动、都不配合” | 第29-30页 |
四、行政机关和行政相对人“都主动、都配合” | 第30页 |
第三节 纳什均衡指引下的执法成本合理化探索 | 第30-32页 |
一、退出社会自律组织可以自治的执法领域 | 第30-31页 |
二、加强重要行政管理领域的执法力度 | 第31页 |
三、开展与行政相对人的密切合作 | 第31-32页 |
第四章 科斯定理与执法成本 | 第32-43页 |
第一节 科斯定理 | 第32-36页 |
一、科斯定理的简要介绍 | 第32-34页 |
二、科斯定理的简要剖析 | 第34-36页 |
第二节 科斯定理语境下的执法成本研究 | 第36-41页 |
一、执法中的“交易成本” | 第36-37页 |
二、执法中的“权利” | 第37-38页 |
三、执法中的“科斯定理一” | 第38-40页 |
四、执法中的“科斯定理二” | 第40-41页 |
第三节 科斯定理指引下的执法成本合理化探索 | 第41-43页 |
一、法律制度的设计和完善 | 第41-42页 |
二、执法权的界定和分配 | 第42页 |
三、执法体制的构建和创新 | 第42-43页 |
第五章 波斯纳理论与执法成本 | 第43-52页 |
第一节 波斯纳理论 | 第43-46页 |
一、波斯纳理论的简要介绍 | 第43-45页 |
二、波斯纳理论的简要剖析 | 第45-46页 |
第二节 波斯纳理论语境下的执法成本研究 | 第46-49页 |
一、“理性最大化者”下的执法主体定位 | 第47页 |
二、“需求规律”下的执法成本与违法成本较量 | 第47-48页 |
三、“效用最大化”下的执法资源利用 | 第48页 |
四、“市场交换”下的执法方式选择 | 第48-49页 |
第三节 波斯纳理论指引下的执法成本合理化探索 | 第49-52页 |
一、执法主体要正确定位 | 第49-50页 |
二、执法资源要充分利用 | 第50页 |
三、执法方式要最优选择 | 第50页 |
四、执法效率要持续提高 | 第50-52页 |
结语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附录 | 第55-56页 |
后记 | 第56-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