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嵌入式LINUX和EPD显示的PDA底层驱动设计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嵌入式Linux简介 | 第8-14页 |
·嵌入式系统概述 | 第8-9页 |
·什么是嵌入式系统 | 第8-9页 |
·嵌入式系统的应用 | 第9页 |
·基于Linux的PDA 的优势及其发展现状 | 第9-11页 |
·系统开发过程及系统启动顺序 | 第11-12页 |
·驱动程序及硬件设备与嵌入式Linux的关系 | 第12-13页 |
·小结 | 第13-14页 |
第二章 Linux设备驱动程序概述 | 第14-29页 |
·Linux设备驱动程序的特点 | 第14-15页 |
·Linux设备驱动程序的结构 | 第15-16页 |
2. 3 Linux 系统环境编程及内核分析 | 第16-20页 |
·进程机制和管理 | 第17页 |
·内存管理机制 | 第17-18页 |
·文件系统及设备驱动程序 | 第18-20页 |
·Linux设备驱动程序的设计 | 第20-28页 |
·Linux设备驱动程序的分类 | 第20-21页 |
·可安装模块机制 | 第21-23页 |
·内核空间和用户空间的数据交换 | 第23-24页 |
·内核中的并发和同步 | 第24-26页 |
·I/O 端口 | 第26-27页 |
·编写和运行模块 | 第27-28页 |
·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Linux的内存管理和中断处理 | 第29-45页 |
·内存管理 | 第29-38页 |
·Linux的内存管理 | 第29-31页 |
·伙伴算法与slab 算法 | 第31-34页 |
·slab 着色算法的分析 | 第34-36页 |
·内核非连续内存分配 | 第36-38页 |
·中断处理 | 第38-41页 |
·中断处理程序 | 第38-39页 |
·中断处理机制的实现 | 第39页 |
·下半部和推后执行的工作 | 第39-41页 |
·与时间流有关的问题 | 第41-44页 |
·时钟的申请与释放 | 第42页 |
·实现延迟 | 第42-43页 |
·工作队列 | 第43-44页 |
·小结 | 第44-45页 |
第四章 系统设备驱动的设计 | 第45-60页 |
·设计目标 | 第45页 |
·显示屏驱动设计 | 第45-50页 |
·一般的LCD 驱动技术 | 第45-47页 |
·一种采用双缓冲的改进方法 | 第47-50页 |
·USB 设备驱动 | 第50-59页 |
·USB 传输协议 | 第50-56页 |
·FAT 文件系统结构 | 第56-57页 |
·USB 设备驱动实现 | 第57-59页 |
·小结 | 第59-60页 |
第五章 嵌入式浏览器在PDA 上的实现 | 第60-65页 |
·X windows 系统 | 第60-62页 |
·GTK 图形接口 | 第62-63页 |
·浏览器 Firefox | 第63-64页 |
·小结 | 第64-65页 |
第六章 全文总结及改进方向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 | 第69-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