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10页 |
1-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2 论文的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1-3 论文的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 | 第10-11页 |
1-2-1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1-2-2 论文的研究框架 | 第11页 |
1-3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1-12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12-13页 |
第二章 基于UG 的钣金模具设计理论分析 | 第13-27页 |
2-1 国内外UG 系统特点和主要功能 | 第13-18页 |
2-1-1 国内外企业UG 系统的特点和工作模式 | 第13-16页 |
2-1-2 国内外企业UG 系统二次开发的主要功能和特点 | 第16-18页 |
2-2 汽车钣金模具设计的重要性 | 第18-20页 |
2-2-1 汽车钣金模具设计的分类介绍 | 第19-20页 |
2-2-2 汽车钣金模具的设计仿真建模技术 | 第20页 |
2-3 UG 模具有限元分析 | 第20-22页 |
2-3-1 有限元分析原理 | 第20-21页 |
2-3-2 有限元分析的特点 | 第21-22页 |
2-4 TRIZ 理论的主要功能 | 第22-26页 |
2-4-1 TRIZ 理论的主要观点和方法 | 第22-25页 |
2-4-2 TRIZ 体系结构 | 第25-26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钣金模具的数字化建模及仿真 | 第27-46页 |
3-1 UG 软件快捷工具条特点和主要功能 | 第27-28页 |
3-2 快捷工具条设计过程 | 第28-30页 |
3-2-1 快捷工具条研发的基本步骤 | 第28-29页 |
3-2-2 快捷工具条的构建准则 | 第29-30页 |
3-3 基于TRIZ 的钣金模具数字化建模的应用 | 第30-33页 |
3-3-1 解决问题的方法 | 第30页 |
3-3-2 顾客需求获取 | 第30页 |
3-3-3 顾客需求情境分析 | 第30页 |
3-3-4 需求层次化分析 | 第30-31页 |
3-3-5 需求重要度排序 | 第31页 |
3-3-6 技术冲突解决方法 | 第31-32页 |
3-3-7 TRIZ 原理的应用 | 第32-33页 |
3-4 快捷工具条的模型构建 | 第33-37页 |
3-4-1 快捷工具条的总体构建思路 | 第33页 |
3-4-2 快捷工具条的构建主程序 | 第33-34页 |
3-4-3 快捷工具条创建和访问要求 | 第34-35页 |
3-4-4 快捷工具条的操作实施流程 | 第35页 |
3-4-5 快捷工具条的具体设计及应用举例 | 第35-37页 |
3-5 仿真结果分析 | 第37-45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汽车钣金模具的有限元分析 | 第46-58页 |
4-1 汽车钣金模具有限元分析的重要性 | 第46-47页 |
4-1-1 汽车钣金件的特点 | 第46页 |
4-1-2 汽车钣金件有限元分析的重要性 | 第46-47页 |
4-2 汽车部分钣金件的有限元分析 | 第47-57页 |
4-2-1 汽车后侧门内板的有限元分析 | 第47-48页 |
4-2-2 分析前的准备工作 | 第48-50页 |
4-2-3 过程分析 | 第50-52页 |
4-2-4 效果图分析 | 第52-56页 |
4-2-5 结果分析 | 第56-57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8-60页 |
5-1 全文总结 | 第58-59页 |
5-2 进一步研究展望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附录A | 第62-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