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AN总线的以太网互连系统设计
第一章 绪论 | 第1-15页 |
·现场总线技术 | 第12页 |
·网络技术 | 第12-13页 |
·系统设计思路 | 第13-14页 |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第二章 CAN总线技术 | 第15-24页 |
·现场总线 | 第15页 |
·现场总线的概念 | 第15页 |
·现场总线的结构模型 | 第15页 |
·CAN总线 | 第15-23页 |
·CAN的分层结构 | 第16页 |
·逻辑链路控制(LLC)子层 | 第16-18页 |
·媒体访问控制(MAC)子层 | 第18-23页 |
·CAN的主要特性 | 第23-24页 |
第三章 互连系统设计 | 第24-35页 |
·系统结构设计 | 第24-25页 |
·RTL8019AS以太网控制器工作原理 | 第25-29页 |
·以太网控制器RTL8019AS结构和功能 | 第25页 |
·RTL8019AS寄存器堆 | 第25-27页 |
·帧的发送过程 | 第27-28页 |
·帧的接收过程 | 第28-29页 |
·SJA1000CAN总线控制器工作原理 | 第29-30页 |
·SJA1000的地址分配 | 第29页 |
·SJA1000的初始化 | 第29-30页 |
·SJAI000的报文传送 | 第30页 |
·SX52高速微控制器 | 第30-31页 |
·硬件分析与设计 | 第31-35页 |
·CAN总线网络设备接口设计 | 第32页 |
·SX52网关设计 | 第32-35页 |
第四章 TCP/IP协议栈的设计 | 第35-44页 |
·SX52中TCP/IP协议栈的结构 | 第35页 |
·ARP协议的设计与实现 | 第35-36页 |
·SX52ARP协议的实现 | 第35-36页 |
·IP协议 | 第36-38页 |
·IP数据报格式 | 第37页 |
·IP协议的实现 | 第37-38页 |
·ICMP协议 | 第38-41页 |
·概述 | 第39页 |
·ICMP报文格式 | 第39-40页 |
·ICMP报文传送 | 第40页 |
·ICMP简化的协议 | 第40-41页 |
·UDP协议 | 第41-42页 |
·UDP数据报格式 | 第41-42页 |
·UDP检验和 | 第42页 |
·TCP协议 | 第42页 |
·TCP和IP传输层协议的选择 | 第42-44页 |
第五章 互连系统软件设计 | 第44-50页 |
·协议转换模型 | 第44页 |
·CAN控制器协议驱动模块 | 第44-50页 |
·以太网控制器协议驱动模块 | 第45-46页 |
·CAN-Ethernet协议转换模块 | 第46-50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