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我国中小学人权教育体系的构建
引言 | 第1-8页 |
一、什么是人权教育 | 第8-13页 |
(一) 人权教育剖析 | 第8-10页 |
(二) 当代人权的产生与发展 | 第10-11页 |
(三) 人权教育与公民教育 | 第11-12页 |
(四) 人权教育与普法教育 | 第12页 |
(五) 人权教育与生命教育 | 第12-13页 |
二、中小学人权教育的意义 | 第13-16页 |
(一) 儿童权利也是人权 | 第13-14页 |
(二) 依法治国与民主政治的客观需要 | 第14页 |
(三) 青少年社会化的重要途径 | 第14-15页 |
(四) 教育事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 第15页 |
(五) 人权教育的最优选择 | 第15-16页 |
三、我国中小学人权教育现状及成因 | 第16-19页 |
(一) 我国中小学人权教育现状 | 第16-17页 |
(二) 我国中小学人权教育现状的成因 | 第17-19页 |
四、国际中小学人权教育现状及启示 | 第19-22页 |
(一) 国际中小学人权教育现状 | 第19-21页 |
(二) 国际中小学人权教育启示 | 第21-22页 |
五、我国中小学人权教育的体系 | 第22-31页 |
(一) 中小学人权教育的指导原则 | 第23-25页 |
(二) 中小学人权教育的策略 | 第25-29页 |
(三) 中小学人权教育的指标 | 第29-31页 |
六、国家的责任与作用 | 第31-38页 |
(一) 推动人权教育立法 | 第31-33页 |
(二) 制定国家人权教育行动计划 | 第33-35页 |
(三) 财政支持 | 第35-36页 |
(四) 评估与报告 | 第36-38页 |
七、结束语 | 第38-39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后记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