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药用作物论文--草本论文--多年生论文

不同居群半夏综合性状的比较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7页
附录清单第7-8页
目录第8-10页
第一章 半夏研究文献综述第10-23页
 1.药用植物不同居群遗传多态性的研究第10-15页
     ·形态学研究方法第11页
     ·细胞学研究方法第11-12页
     ·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第12-14页
     ·生药学研究方法第14-15页
 2.半夏研究进展第15-21页
     ·药材的道地性第15-16页
     ·半夏生态及在我国的分布第16页
     ·生药学研究进展第16-17页
     ·半夏生物学特性研究第17-18页
     ·半夏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第18-20页
     ·半夏遗传多样性的研究第20-21页
 3.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1-23页
第二章 不同居群半夏居群形态描述第23-26页
 1.材料来源第24-25页
 2.田间试验设计第25页
 3.观察结果及结论第25-26页
第三章 半夏各居群细胞学研究第26-30页
 1.材料和方法第26-28页
     ·实验材料第26页
     ·实验方法(去壁低渗法)第26-28页
 2.实验结果第28页
 3.讨论第28-30页
第四章 不同居群半夏AFLP指纹图谱的研究第30-36页
 1.材料与方法第30-32页
     ·实验材料第30页
     ·实验方法第30-32页
 2.结果与分析第32-34页
     ·模板DNA的制备及引物筛选第32页
     ·AFLP扩增结果第32-33页
     ·半夏的AFLP分析第33页
     ·半夏的遗传距离及指纹图谱树状图的构建第33-34页
 3.讨论第34-36页
第五章 不同居群半夏总生物碱含量的测定第36-44页
 1.材料与方法第36-38页
     ·实验材料第36页
     ·实验方法第36-38页
 2.结果与分析第38-42页
     ·线性关系考察结果第38-39页
     ·回收率测定第39页
     ·各不同种源半夏总生物碱含量测定结果第39-42页
 3.讨论第42-44页
第六章 加权打分法定量评价半夏种质资源的研究第44-50页
 1.材料与方法第44-46页
     ·材料第44页
     ·打分方法第44-45页
     ·计算方法第45-46页
 2.结果与分析第46-48页
     ·产量评价第46-47页
     ·品质评价第47页
     ·抗逆性评价第47-48页
     ·综合指数的比较第48页
 3.讨论第48-50页
第七章 南北方半夏居群相互引种的比较及优良居群的推荐第50-56页
 1.材料及方法第50页
     ·实验材料第50页
     ·实验方法第50页
 2.结果与分析第50-53页
     ·半夏块茎收获指数第51页
     ·半夏块茎含水量(折干率)第51页
     ·半夏块茎亩产量(单位:千克)第51-52页
     ·半夏块茎生物碱含量(单位:%)第52页
     ·半夏块茎综合指数第52页
     ·总数据第52-53页
 3.讨论第53-56页
第八章 结论第56-58页
参考文献第58-68页
附录Ⅰ第68-69页
图版第69-78页
附录Ⅱ第78-79页
致谢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指导学生进行“渗透式”自主学习高中物理的研究
下一篇:宇佐美曲霉phyA基因的克隆与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