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1-10页 |
前言 | 第10-13页 |
第一章 西部开发的历史经验教训──西部开发导向的物本位、官本位现象及反思 | 第13-32页 |
第一节 西部开发导向的物本位现象 | 第13-18页 |
一、西部开发的物本位导向之含义及其表现 | 第13-15页 |
二、物本位开发导向之延伸的“以能源换资金”西部开发思路评析 | 第15-18页 |
第二节 西部开发导向的官本位现象 | 第18-29页 |
一、以劳动力作为比较优势或竞争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先发展策略和劳动力输出策略 | 第19-21页 |
二、嵌入式开发方式 | 第21-22页 |
三、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的西部开发方式 | 第22-24页 |
四、资本推动型的西部开发方式 | 第24-29页 |
第三节 物本、官本西部开发导向集结点: GDP指标评析 | 第29-32页 |
一、GDP经济指标的内在矛盾分析 | 第29-30页 |
二、衡量社会发展之根本在于人本质的发展 | 第30-32页 |
第二章 西部开发应对挑战的人本选择 | 第32-41页 |
第一节 西部开发的国内背景:东西部差距的不断扩大 | 第32-34页 |
第二节 西部开发的国际背景:经济全球化对西部的机遇和挑战 | 第34-39页 |
一、经济全球化为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 第35页 |
二、经济全球化对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意义的实现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 第35-39页 |
第三节 “人本”开发导向才能真正迎接国内外现实挑战,解决西部问题 | 第39-41页 |
第三章 人本导向的西部开发──西部居民素质技能提升和发挥以及由其实现的人、物和谐的开发观 | 第41-53页 |
第一节 “以人为本”思想发展历程述评 | 第41-51页 |
一、中国先秦“民本”思想辨析 | 第41-43页 |
二、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评价 | 第43-45页 |
三、现代西方人本经济学的“人本主义”评析 | 第45-47页 |
四、我国社会主义现阶段“以人为本”学说简述 | 第47-51页 |
第二节 西部“人本”开发导向的内涵 | 第51-53页 |
第四章 尊重、保障西部地区居民生存和发展权益──西部开发人本观的贯彻实施 | 第53-68页 |
第一节 以人为本,充分尊重、保障西部居民的生存权益 | 第53-56页 |
一、西部地区居民在西部资源开发过程中享有的优先受惠权 | 第53-55页 |
二、充分就业战略 | 第55-56页 |
第二节 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和保障西部地区居民的发展权 | 第56-68页 |
一、人力资源开发战略 | 第57-60页 |
二、科学的政绩考核机制 | 第60-62页 |
三、民主法制──西部开发“以人为本”的保护伞 | 第62-68页 |
结束语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后记 | 第72-73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3-74页 |
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作者声明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