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环境影响经济评价的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8页 |
英文摘要 | 第8-10页 |
1 绪论 | 第10-12页 |
·环境影响经济评价研究概况 | 第10-11页 |
·森林环境影响经济评价研究的现实意义 | 第11页 |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研究的创新性和有待深入的问题 | 第12页 |
2 森林环境概述 | 第12-18页 |
·环境的概念 | 第12-13页 |
·环境的功能和基本特性 | 第13-14页 |
·环境的功能 | 第13页 |
·环境的基本特性 | 第13-14页 |
·环境的分类 | 第14页 |
·森林环境 | 第14-15页 |
·森林环境的概念 | 第14页 |
·森林环境的特点 | 第14-15页 |
·森林环境的分类 | 第15页 |
·森林环境要素 | 第15-16页 |
·物理环境 | 第15页 |
·生物环境 | 第15-16页 |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 第16-17页 |
·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 | 第16-17页 |
·森林生态系统的生产功能 | 第17页 |
·森林生态系统的景观与社会文化功能 | 第17页 |
·森林环境的主要问题及其产生的根源 | 第17-18页 |
·森林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 | 第17页 |
·森林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17-18页 |
3 森林环境价值的构成 | 第18-22页 |
·环境资源观 | 第18-19页 |
·价值 | 第19页 |
·价值内涵:哲学起源 | 第19页 |
·价值关系中的主体与客体 | 第19页 |
·经济价值 | 第19页 |
·环境资源的价值理论 | 第19-20页 |
·劳动价值论 | 第19页 |
·边际效用价值论 | 第19页 |
·均衡价格论 | 第19页 |
·功能价值论 | 第19-20页 |
·环境价值的构成 | 第20-21页 |
·使用价值 | 第20-21页 |
·非使用价值 | 第21页 |
·森林环境价值 | 第21-22页 |
·森林环境的使用价值 | 第21页 |
·森林环境的非使用价值 | 第21-22页 |
4 森林环境影响经济评价的理论基础 | 第22-24页 |
·福利经济学简介 | 第22页 |
·几个相关的经济学概念 | 第22-23页 |
·效用、总效用和边际效用 | 第22页 |
·支付意愿 | 第22-23页 |
·消费者剩余 | 第23页 |
·外部性理论 | 第23页 |
·公共物品和共有资源 | 第23-24页 |
·公共物品 | 第23页 |
·共有资源 | 第23-24页 |
·没有市场价格和市场价值 | 第24页 |
5 森林环境影响经济评价方法 | 第24-45页 |
·森林环境影响经济评价方法和技术的研究思路 | 第24-25页 |
·货币时间价值 | 第25-26页 |
·货币时间价值的概念 | 第25页 |
·货币时间价值的计算 | 第25-26页 |
·森林环境影响经济评价的基本方法 | 第26-32页 |
·直接市场法 | 第27-29页 |
·替代市场法 | 第29-31页 |
·假想市场法 | 第31-32页 |
·森林生物环境影响经济评价方法 | 第32-34页 |
·市场价倒算法 | 第32页 |
·现行市价法 | 第32页 |
·收益净现值法 | 第32-33页 |
·年金资本化法 | 第33页 |
·收获现值法 | 第33页 |
·重置成本法 | 第33页 |
·序列需工数法 | 第33-34页 |
·历史成本调整法 | 第34页 |
·森林生态效益环境影响经济评价方法 | 第34-39页 |
·固碳制氧 | 第34-35页 |
·涵养水源 | 第35-36页 |
·净化空气 | 第36-37页 |
·水土保持 | 第37-38页 |
·保护和维持生物多样性 | 第38-39页 |
·森林社会效益环境影响经济评价方法 | 第39-43页 |
·社会文明进步效益 | 第39-40页 |
·人类健康效益 | 第40-41页 |
·社会生活效益 | 第41-43页 |
·森林总社会效益 | 第43页 |
·森林环境影响经济评价的程序 | 第43-45页 |
·确定和筛选影响 | 第43-44页 |
·影响的量化 | 第44页 |
·影响的货币化 | 第44页 |
·森林环境影响经济评价 | 第44页 |
·把评价结果纳入森林生产经营项日经济分析 | 第44-45页 |
6 案例分析 | 第45-51页 |
7 结论与讨论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