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言 | 第1-8页 |
| 第一章 国际学校高中课程设置概况 | 第8-13页 |
| 一、上海美国学校课程设置 | 第8-10页 |
| 二、上海耀中国际学校课程设置 | 第10-11页 |
| 三、上海中学国际部课程设置 | 第11-13页 |
| 第二章 课程设置特点分析 | 第13-32页 |
| 一、课程设置框架 | 第13-21页 |
| 1、课程设置的国际性—普遍提供国际大学预科文凭课程(IBDP) | 第13-15页 |
| 2、教学语言支持课程 | 第15-16页 |
| 3、对学校所在地文化的教育 | 第16-17页 |
| 4、利用学校自身优势开设特色课程 | 第17-19页 |
| 5、高选择性 | 第19-20页 |
| 6、课外活动的重视 | 第20-21页 |
| 二、课程内容特点 | 第21-32页 |
| 1、科学课程 | 第21-24页 |
| 2、语言课程的侧重 | 第24-28页 |
| 3、数学课程 | 第28页 |
| 4、人文和社会科学课程—人文素养的培养 | 第28-30页 |
| 5、艺术类课程 | 第30页 |
| 6、信息技术教育课程 | 第30-31页 |
| 7、关于课程设置的其它两个说明—综合性和探究性 | 第31-32页 |
| 第三章 课程设置与教育目标的探析 | 第32-37页 |
| 一、教育目标比较 | 第32-33页 |
| 二、教育目标和课程设置适应社会发展 | 第33-35页 |
| 三、教育目标和课程设置适应学生需求 | 第35-37页 |
| 第四章 课程实施 | 第37-41页 |
| 一、教材 | 第37-38页 |
| 二、教师 | 第38-40页 |
| 三、资源供给和社会支持 | 第40-41页 |
| 四、课堂教学策略 | 第41页 |
| 第五章 对中国国际学校课程设置的思考和建议 | 第41-46页 |
| 一、问题 | 第41-43页 |
| 二、建议 | 第43-46页 |
| 附录 | 第46-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