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 第1-14页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概念和基本内容 | 第14-26页 |
一、政党政治的一般理论 | 第14-19页 |
1、政党 | 第14-16页 |
2、政党政治 | 第16-17页 |
3、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 第17-19页 |
二、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概念 | 第19-22页 |
1、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概念 | 第19-21页 |
2、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几点认识 | 第21-22页 |
三、中国共产党执政理论建设的基本内容 | 第22-26页 |
第二章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面临的挑战 | 第26-37页 |
一、中国共产党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力面临挑战 | 第26-27页 |
二、中国共产党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能力面临挑战 | 第27-30页 |
三、中国共产党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力面临挑战 | 第30-32页 |
四、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面临挑战 | 第32-35页 |
五、中国共产党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能力面临挑战 | 第35-37页 |
第三章 学习借鉴世界政党政治的优秀成果和经验教训 | 第37-48页 |
一、西方政党政治的优秀成果 | 第37-40页 |
1、实现了“主权在民”,确立了普选制 | 第38页 |
2、重视制度的建立,政党制度法制化、规范化 | 第38页 |
3、党政分开,以间接方式实现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 | 第38-39页 |
4、坚持依法执政 | 第39-40页 |
5、通过积极的党际交往,加强对外交往能力 | 第40页 |
二、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政党执政失败的教训 | 第40-45页 |
1、以教条主义的态度和形式主义的方法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使得马克思主义丧失指导地位 | 第40-41页 |
2、严重脱离群众,丧失了党的执政基础 | 第41-42页 |
3、党政不分,以党代政 | 第42页 |
4、高度集权,缺乏民主,民主集中制遭到严重破坏 | 第42-43页 |
5、经济发展停滞不前,引起人民的强烈不满和失望 | 第43页 |
6、其它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执政的启示 | 第43-45页 |
三、广大发展中国家政党执政的经验教训 | 第45-48页 |
1、处理好提升执政效率与保持社会公平的关系 | 第45页 |
2、根据时代的发展和本国国情,提出新的纲领和执政理念 | 第45-46页 |
3、不断发展本国经济,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 | 第46-48页 |
第四章 全球化背景下加强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路径 | 第48-67页 |
一、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 | 第48-50页 |
1、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 第48-49页 |
2、建立健全适应全球化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第49页 |
3、倡导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 第49-50页 |
4、完善党委和政府领导经济工作方式 | 第50页 |
二、进一步处理好党与国家权力的关系,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对党的权力加强监督,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 | 第50-55页 |
1、进一步处理好党与国家权力的关系 | 第50-52页 |
2、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 | 第52-55页 |
3、加强对党的权力监督 | 第55页 |
三、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先进文化,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 | 第55-57页 |
1、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将主流意识形态融入民族文化之中 | 第55-56页 |
2、加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精神 | 第56-57页 |
3、改革文化管理体制,发展文化产业 | 第57页 |
四、进一步处理好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坚持五个统筹,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 第57-61页 |
1、进一步处理好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 | 第58-60页 |
2、坚持五个“统筹” | 第60-61页 |
3、确保国家安全 | 第61页 |
五、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妥善处理融入历史潮流与保持中国共产党特色的关系,提高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 第61-67页 |
1、韬光养晦、有所作为 | 第61-63页 |
2、妥善处理融入历史潮流与保持中国共产党特色的关系 | 第63-65页 |
3、不断提高国际交往的本领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后记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