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导论 | 第9-14页 |
·研究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背景 | 第9-10页 |
·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研究情况 | 第10-12页 |
·研究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重要意义 | 第12-14页 |
2 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演进 | 第14-21页 |
·手工工具时代人与自然的原始和谐 | 第15-16页 |
·蒸汽、电气化时代人与自然的相互对抗 | 第16-19页 |
·信息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对抗中趋于和谐 | 第19-21页 |
3 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历程 | 第21-28页 |
·原始文明时期人对自然的神化性崇拜和依附 | 第23-24页 |
·工业文明早期人对自然的适应性改造和支配 | 第24-25页 |
·工业文明后期人对自然的大规模改造和主导 | 第25页 |
·信息时代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性反思 | 第25-26页 |
·我国人与自然和谐理念的形成 | 第26-28页 |
4 人与自然不和谐的根源及在我国的主要表现 | 第28-35页 |
·人口众多,资源有限,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较弱 | 第29-32页 |
·自然环境脆弱,生态功能下降,人与环境矛盾日趋尖锐 | 第32-33页 |
·生态污染严重,环境质量降低,对人体健康构成危害 | 第33-35页 |
5 解决我国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对策及措施 | 第35-46页 |
·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 第35-36页 |
·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 第36-38页 |
·节约保护资源,实现永续利用 | 第38-39页 |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遏制生态环境恶化 | 第39-42页 |
·建立经济增长新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 第42-46页 |
6 结束语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