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共产党论文--党史论文--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年~)论文

新中国建立初期对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探索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引言第8-15页
 (一) 问题的提出第8页
 (二) 研究现状第8-15页
一、 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内涵、特征及意义第15-22页
 (一) 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内涵第15-16页
 (二) 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特征第16-20页
  1、 正确的学习理念第16-17页
  2、 持久的创新能力第17-18页
  3、 完备的学习机制第18-19页
  4、 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第19-20页
 (三)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意义第20-22页
  1、 提升党的整体素质,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第20-21页
  2、 保持党的创新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有效途径第21页
  3、 引领社会学习风气,迎接困难与挑战的必要选择第21-22页
二、 新中国建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历史背景第22-28页
 (一) 时代转换背景下的顺时应势之举第22-25页
  1、 从革命到建设:中国共产党历史任务的转换第22-23页
  2、 从局部执政到全面执政: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变化第23-24页
  3、 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社会形态的更替第24-25页
 (二) 优良传统与历史经验提供了丰厚的历史资源第25-28页
  1、 善于学习不断学习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第25-26页
  2、 延安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实践提供了经验和借鉴第26-28页
三、 新中国建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具体实践第28-42页
 (一) 加强党的理论建设第28-30页
  1、 创新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第28-29页
  2、 出版《毛泽东选集》和翻译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第29-30页
 (二) 不断充实党员干部的学习内容第30-34页
  1、 学习毛泽东、刘少奇的基本著作第30-31页
  2、 学习列宁、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著作和苏联的经验第31-32页
  3、 学习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各项方针政策第32页
  4、 以识字为主要内容的基础文化和科学知识学习第32-33页
  5、 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学习第33-34页
 (三) 建立健全党的学习制度第34-36页
  1、 建立全党学习的组织管理和考核机制第34页
  2、 建立以各级党校和干部学校为骨干的教育培训机制第34-35页
  3、 围绕中心工作组织全党学习的集中学习机制第35页
  4、 领导干部带头学习的示范制度第35-36页
  5、 在职自学和脱产培训相结合的制度第36页
 (四) 树立和倡导良好的学风第36-38页
  1、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第36-37页
  2、 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学风第37-38页
 (五) 塑造正确的学习理念第38-39页
  1、 善于学习第38页
  2、 持续学习第38-39页
  3、 集体学习第39页
 (六) 运用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第39-42页
  1、 向书本学习: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第39页
  2、 向实践学习:督促干部参加生产劳动第39-40页
  3、 向国外学习:组织参观团去苏联考察第40页
  4、 向群众学习:深入实际学以致用第40-41页
  5、 向历史学习:总结革命经验与教训第41-42页
四、 新中国建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主要成效和基本经验第42-47页
 (一) 新中国建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主要成效第42-44页
  1、 增强了党的理论创新能力和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第42页
  2、 克服了干部中的不良作风,保持了党的先进性第42-43页
  3、 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胜利,提高了党的执政能力第43页
  4、 带动了学校、军队等社会各行业的学习之风第43-44页
 (二) 新中国建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基本经验第44-47页
  1、 保持党的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重要目标第44-45页
  2、 持续的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重要前提第45页
  3、 健全的制度机制是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基本保障第45-46页
  4、 良好的学风和正确的学习理念是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基本特征第46-47页
结论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0页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文章第50-51页
致谢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社会转型期腐败现象产生的制度因素分析
下一篇:当代中国政权稳定问题研究--从执政党建设角度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