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9页 |
绪论 | 第9-14页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1-13页 |
三、本文主要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3-14页 |
第一章 NGO参与艾滋病防治的背景 | 第14-28页 |
第一节 NGO参与少数民族地区艾滋病防治的必要性 | 第14-24页 |
一、少数民族地区艾滋病的分布状态与流行特点 | 第14-21页 |
二、艾滋病在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流行的原因 | 第21-22页 |
三、艾滋病的防治离不开NGO的参与 | 第22-24页 |
第二节 NGO参与艾滋病防治的国际经验 | 第24-28页 |
一、泰国 | 第25-26页 |
二、美国 | 第26-28页 |
第二章 NGO参与少数民族地区艾滋病防治的现状 | 第28-36页 |
第一节 NGO参与少数民族地区艾滋病防治主要活动方式 | 第28-32页 |
一、提供资金、物质等援助 | 第28-29页 |
二、提供咨询服务 | 第29-30页 |
三、开展社会倡导 | 第30-31页 |
四、参与政策制定 | 第31-32页 |
第二节 NGO参与少数民族地区艾滋病防治主要特点 | 第32-34页 |
一、深入特殊群体,建立信任关系 | 第32页 |
二、运作成本低、实际效率高 | 第32-33页 |
三、活动内容多样性 | 第33-34页 |
第三节 NGO对少数民族地区艾滋病防治的作用 | 第34-36页 |
一、控制疫情蔓延 | 第34-35页 |
二、发挥了示范作用 | 第35页 |
三、配合了政府的工作 | 第35-36页 |
第三章 NGO参与艾滋病防治在开展活动中遇到的问题与成因 | 第36-43页 |
第一节 NGO参与艾滋病防治中存在的问题 | 第36-40页 |
一、NGO的合作问题 | 第36-38页 |
二、专业能力问题 | 第38-39页 |
三、资金问题 | 第39页 |
四、社会支持问题 | 第39-40页 |
第二节 影响NGO参与艾滋病防治的因素 | 第40-43页 |
一、实践经验的缺乏 | 第40-41页 |
二、自身能力不足 | 第41-42页 |
三、资金短缺 | 第42-43页 |
四、社会支持不足 | 第43页 |
第四章 NGO参与少数民族地区艾滋病防治的对策 | 第43-53页 |
第一节 探索基于各民族社会和文化的防治经验和办法 | 第43-46页 |
一、少数民族语言戏剧、爱心班防艾模式 | 第44页 |
二、宗教防艾模式 | 第44-45页 |
三、县、乡、村网络模式 | 第45页 |
四、针具交换防艾模式 | 第45页 |
五、生活技能课程教育模式 | 第45-46页 |
第二节 加强组织能力建设 | 第46-47页 |
一、财政资助进行培训 | 第46-47页 |
二、建立NGO能力提高工作机制 | 第47页 |
第三节 改善感染者救助的支撑条件 | 第47-49页 |
一、政府增加投入 | 第48页 |
二、鼓励企业参与资助 | 第48-49页 |
第四节 建立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的NGO联盟 | 第49-53页 |
一、联盟的主要功能和任务 | 第49-50页 |
二、联盟的组织形式 | 第50页 |
三、联盟的会员组成 | 第50-51页 |
四、联盟的机构设置 | 第51-52页 |
五、联盟的运作和活动方式 | 第52-53页 |
结语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