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企业战略价值与战略管理 | 第1-19页 |
一、企业战略与价值创造 | 第9-14页 |
(一) 战略及企业战略的内涵 | 第9-10页 |
(二) 企业战略与价值创造 | 第10-14页 |
二、企业战略管理的发展 | 第14-19页 |
(一) 企业战略管理的演进与发展 | 第15-16页 |
(二) 企业战略管理的基本过程 | 第16-19页 |
第二部分 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的基本理论 | 第19-26页 |
一、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的构成要素 | 第19-21页 |
二、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的主要理论基础 | 第21-26页 |
(一) 经济活动的“最大”、“最小”法则 | 第21-22页 |
(二) 资本保全理论 | 第22-23页 |
(三) 管理理论 | 第23-26页 |
第三部分 西方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发展 | 第26-34页 |
一、西方传统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演进(19世纪初至20世纪90年代) | 第26-29页 |
(一) 成本业绩评价时期(19世纪初至20世纪初) | 第26-27页 |
(二) 财务业绩评价时期(20世纪初至20世纪90年代) | 第27-29页 |
二、西方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创新时期(20世纪90年代至今) | 第29-34页 |
(一) 德鲁克以改革为核心的观点 | 第29-30页 |
(二) 霍尔的“四尺度”论 | 第30-31页 |
(三) 克罗斯和林奇的业绩金字塔 | 第31-32页 |
(四) 卡普兰和诺顿的平衡记分卡 | 第32-34页 |
第四部分 我国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34-48页 |
一、我国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现状 | 第34-36页 |
(一) 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指标体系 | 第34-35页 |
(二) 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社会评价指标体系 | 第35-36页 |
二、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 | 第36-38页 |
(一) 财务评价指标存在的不足 | 第36-37页 |
(二) 非财务评价指标存在的不足 | 第37页 |
(三) 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缺乏相关性 | 第37-38页 |
三、我国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基本框架 | 第38-48页 |
(一) 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指导思想 | 第38-39页 |
(二) 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基本原则 | 第39-40页 |
(三) 我国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内容 | 第40-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后记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