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车身造型设计方法的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2页 |
1.1 汽车造型的历史 | 第9-10页 |
1.2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目的 | 第10-11页 |
1.2.1 课题的来源与背景 | 第10-11页 |
1.2.2 课题的意义与目的 | 第11页 |
1.3 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2 计算机辅助汽车曲面设计 | 第12-20页 |
2.1 概述 | 第12-13页 |
2.2 汽车造型设计的性质和内容 | 第13-14页 |
2.3 汽车造型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应用状况 | 第14-16页 |
2.4 计算机辅助汽车造型的创作过程 | 第16-18页 |
2.5 汽车造型方法 | 第18-20页 |
3 计算机辅助汽车造型的理论基础以及软件系统分析 | 第20-39页 |
3.1 Bezier曲线/曲面的数学基础 | 第20-22页 |
3.2 B-Spline曲线/曲面的数学模型 | 第22-25页 |
3.3 NURBS曲线/曲面的数学基础 | 第25-35页 |
3.3.1 NURBS曲线的定义 | 第25-27页 |
3.3.2 NURBS曲线的性质 | 第27-28页 |
3.3.3 NURBS曲线的相关算法 | 第28-34页 |
3.3.4 NURBS曲面的数学模型 | 第34-35页 |
3.4 几种商用造型软件系统分析及选择 | 第35-39页 |
4 自由曲面的光顺分析 | 第39-45页 |
4.1 曲面光顺准则及分类方法 | 第39页 |
4.2 能量法光顺 | 第39-41页 |
4.3 曲面光顺分析 | 第41-45页 |
5 车门曲面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 第45-63页 |
5.1 概念造型设计概述 | 第45页 |
5.2 概念设计中车身虚拟造型技术的原则 | 第45-46页 |
5.3 概念造型设计流程 | 第46页 |
5.4 车门曲面组略模型的构造 | 第46-49页 |
5.5 车门曲面分块 | 第49-50页 |
5.6 车门模型的构造过程 | 第50-57页 |
5.7 曲面的光顺分析 | 第57-63页 |
5.7.1 车窗曲面和车门主体模型的分析 | 第57-61页 |
5.7.2 车门模型的高斯曲率分析 | 第61-62页 |
5.7.3 结论 | 第62-63页 |
6 自由曲面的评价 | 第63-72页 |
6.1 概述 | 第63页 |
6.2 多层次模糊评价方法的数学基础 | 第63-65页 |
6.3 车门模型的模糊评价 | 第65-72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77-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