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汉语语文论文

中学语文人文精神的培养与先秦儒家人文教育的启示

引言第1-9页
第一章 人文精神及其在语文教学中的意义第9-18页
 第一节 人文精神及人文教育的涵义第9-10页
  1 、 人文概念第9页
  2 、 人文教育第9-10页
  3 、 人文精神第10页
 第二节 当代中学语文教学人文精神的流失第10-11页
 第三节 造成人文思想流失原因分析第11-18页
  1 、 过分强调语文的“工具性”,是语文人文思想流失的重要原因第11-14页
  2 、 语文教材选文内容对语文人文思想流失产生一定的影响第14-15页
  3 、 教材编者命题导向、评价方式也是语文人文思想流失不可忽视的原因第15-18页
第二章 传统儒家人文教育的启示第18-26页
 第一节 先秦儒家人文教育思想概述第18-20页
  1 、 仁者爱人第18-19页
  2 、 诚实守信第19页
  3 、 舍生取义第19-20页
  4 、 重视教育第20页
 第二节 中国人文思想的发展历程第20-23页
  1 、 儒家人文思想的继承和演变第20-22页
  2 、 五四时期的人文精神第22页
  3 、 当代人文精神的构建第22-23页
 第三节 先秦儒家人文思想的现实意义第23-26页
  1 、 “天人合一”的和谐生态观第23-24页
  2 、 和谐有序的人际关系第24页
  3 、 以“礼”治国的观点第24-25页
  4 、 有效合理的教学方法第25-26页
第三章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人文精神第26-44页
 第一节 中学语文教学人文教育的目标第26-29页
  1 、 树立“治国平天下”的远大抱负第26页
  2 、 培养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第26-27页
  3 、 要学会自我约束、反思自省,加强自我道德修养第27-28页
  4 、 培养关爱自然、关怀社会人生的“仁爱之心”第28-29页
 第二节 中学语文教学人文教育的原则第29-32页
  1 、 以人为本的原则第29-30页
  2 、 因材施教的原则第30-31页
  3 、 寓教于乐的原则第31页
  4 、 开放性教育原则第31-32页
 第三节 中学语文教学人文精神的培养措施第32-44页
  1 、 中学语文课程中人文内容的构建第32-35页
   (1) 增加传统文化的比重,发挥传统文化的传承作用第32-33页
   (2) 品读文化经典著作,拓展语文人文内涵第33-34页
   (3) “多样化”教材为师生提供适宜操作的平台第34-35页
  2 、 树立“大语文观”,创设良好的人文环境第35-38页
   (1) 激发学生学习的参与意识,培养人文精神第36页
   (2)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培养人文精神第36页
   (3) 营造诗意校园和大语文氛围,促进人文教育第36页
   (4) 发挥社会、家庭的教育优势,加强人文教育第36-38页
  3 、 发扬“诗教”的优秀人文传统,培养学生高尚人格第38-41页
   (1) 吟咏背诵诗歌,积累诗歌底蕴第39-40页
   (2) 品味领悟诗境,感受诗的魅力第40页
   (3) 营造诗歌氛围,激发读诗写诗欲望第40-41页
  4 、 以教师敬业乐教为身教,以教学艺术为策略第41-44页
   (1) 用爱创造出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第41-42页
   (2) 以学生为本,把课堂还给学生第42-43页
   (3) 提升语文教师人文素养,保障当代人文教育的实施第43-44页
结语第44-46页
 1 、 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先秦儒家人文教育思想的精髓第44页
 2 、 摒弃先秦儒家人文教育思想的糟粕,使人文精神更富科学性第44-45页
 3 、 中学语文教学过程应该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和谐统一第45-46页
注释第46-48页
参考资料文献第48-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合欢皮活性成分研究
下一篇:我国商业银行开展财务顾问业务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