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9页 |
| 第一篇 合成 | 第9-42页 |
| 第一节 综述 | 第9-16页 |
| 1 引言 | 第9-10页 |
| 2 杯芳烃的构象 | 第10-12页 |
| 3 下沿酚羟基的化学修饰 | 第12-14页 |
| 4 上沿的化学改性 | 第14-15页 |
| 5 结束语 | 第15-16页 |
| 第二节 合成路线设计 | 第16-18页 |
| 第三节 合成实验部分 | 第18-22页 |
| 1 主要仪器和化学试剂 | 第18-19页 |
| ·主要化学试剂 | 第18-19页 |
| ·主要仪器 | 第19页 |
| 2 实验操作 | 第19-22页 |
| ·母体化合物1的制备 | 第19-20页 |
| ·化合物A合成 | 第20页 |
| ·化合物B合成 | 第20页 |
| ·化合物2制备 | 第20页 |
| ·化合物C合成 | 第20-21页 |
| ·化合物3的制备 | 第21页 |
| ·化合物D的合成 | 第21页 |
| ·化合物E的合成 | 第21-22页 |
| 第四节 结果与讨论 | 第22-38页 |
| 1 化合物1 | 第22-23页 |
| ·反应条件的研究 | 第22页 |
| ·红外光谱(FT-IR)分析 | 第22-23页 |
| 2 化合物2 | 第23-24页 |
| ·反应条件的研究 | 第23页 |
| ·红外光谱(FT-IR)分析 | 第23-24页 |
| 3 化合物3 | 第24页 |
| ·红外光谱(FT-IR)分析 | 第24页 |
| 4 化合物A | 第24-26页 |
| ·红外光谱(FT-IR)分析 | 第24-25页 |
| ·氢核磁共振(~1H NMR)分析 | 第25-26页 |
| ·质谱(FAB-MS)分析 | 第26页 |
| 5 化合物B | 第26-28页 |
| ·红外光谱(FT-IR)分析 | 第26-27页 |
| ·氢核磁共振(~1H NMR)分析 | 第27-28页 |
| ·质谱(FAB-MS)分析 | 第28页 |
| 6 化合物C | 第28-31页 |
| ·红外光谱(FT-IR)分析 | 第28-29页 |
| ·氢核磁共振(~1H NMR)分析 | 第29-30页 |
| ·质谱(FAB-MS)分析 | 第30-31页 |
| 7 化合物D | 第31-34页 |
| ·反应条件的分析研究 | 第31-32页 |
| ·红外光谱(FT-IR)分析 | 第32-33页 |
| ·氢核磁共振(~1H NMR)分析 | 第33页 |
| ·质谱(FAB-MS)分析 | 第33-34页 |
| 8 化合物E | 第34-36页 |
| ·红外光谱(FT-IR)分析 | 第34-35页 |
| ·氢核磁共振(~1H NMR)分析 | 第35-36页 |
| ·质谱(FAB-MS)分析 | 第36页 |
| 9 取代反应条件及谱图探讨 | 第36-38页 |
| ·杯[4]芳烃下沿取代反应的条件 | 第37页 |
| ·杯[4]芳烃衍生物红外光谱(FT-IR)的影响因素 | 第37页 |
| ·杯[4]芳烃衍生物氢核磁共振(~1H NMR)的影响因素 | 第37-38页 |
| ·杯[4]芳烃衍生物质谱(FAB-MS)的讨论 | 第38页 |
| 参考文献 | 第38-42页 |
| 第二篇 应用 | 第42-66页 |
| 第一节 综述 | 第42-52页 |
| 1 杯芳烃与稀土金属的配合物 | 第42-45页 |
| ·母体杯芳烃与稀土金属的配合物 | 第42-43页 |
| ·杯芳烃衍生物与稀土金属的配合物 | 第43-45页 |
| 2 杯芳烃与钙离子的配合物 | 第45-48页 |
| ·含发色助色基团衍生物 | 第45-47页 |
| ·其它类衍生物 | 第47-48页 |
| 3 杯芳烃对有机小分子识别性 | 第48-51页 |
| ·杯芳烃对有机小分子的识别作用 | 第48-50页 |
| ·杯芳烃包结有机小分子的作用方式 | 第50-51页 |
| ·穴状空腔(criptato-cavitate)笼形包结物 | 第50-51页 |
| ·管状(tubulato)笼形包结物 | 第51页 |
| 4 展望 | 第51-52页 |
| 第二节 分析应用 | 第52-61页 |
| 1 理论 | 第52-54页 |
| ·化学计量比的确定 | 第52-53页 |
| ·摩尔比法 | 第52页 |
| ·等摩尔连续递变法(Job法) | 第52-53页 |
| ·光谱滴定法测定配合物的稳定常数(Benesi-Hildebrand方程) | 第53-54页 |
| 2 实验 | 第54-55页 |
| 3 结果与讨论 | 第55-61页 |
| ·D.Eu~(3+)、3.Eu~(3+)配合物的光谱特性 | 第55-57页 |
| ·D.Eu~(3+)配合物计量比(iob法) | 第57页 |
| ·D.Eu~(3+)配位稳定常数Ks | 第57-58页 |
| ·3.Eu~(3+)、D.Tb~(3+)、3.Tb~(3+)配合物紫外吸收探讨 | 第58-60页 |
| ·D.Eu~(3+)与小牛胸腺DNA的分子探针 | 第60-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6页 |
| 在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工作 | 第66-67页 |
| 致谢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