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林业基础科学论文--森林生物学论文--森林生态学论文--森林生态系统论文

红松和落叶松人工林养分生态学比较研究

1 森林养分循环研究综述第1-27页
   ·导言第8-15页
     ·地球化学循环第8页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第8-10页
     ·生物化学循环第10-15页
       ·养分利用效率第11-13页
       ·影响养分利用效率的因素第13-15页
   ·森林养分循环研究现状第15-18页
     ·国外研究第15-17页
     ·国内森林养分循环研究第17-18页
   ·森林生物量与生产力第18-23页
     ·森林养分循环速率与生产力第20-22页
     ·森林养分循环与生物量分配第22-23页
   ·森林养分循环研究的热点问题第23-25页
     ·同位素示踪技术第23-24页
     ·分子生物学技术第24页
     ·养分循环模型的研究第24-25页
   ·本项研究的目的第25-27页
2 研究地区自然概况和研究方法第27-31页
   ·研究地区自然概况第27页
   ·研究方法第27-31页
3 研究结果与分析第31-85页
   ·生物量与生产力第31-41页
     ·落叶松人工林生物量与生产力第31-34页
     ·红松林人工林生物量与生产力第34-37页
     ·落叶松、红松人工林生物量与生产力比较第37-39页
     ·讨论与小结第39-41页
   ·养分含量、积累与分布的研究第41-59页
     ·落叶松人工林养分含量、积累及分布第41-46页
       ·落叶松林养分含量第41-43页
       ·落叶松叶养分含量相关性第43-45页
       ·落叶松群落的养分贮存与分布第45-46页
     ·红松人工林养分含量、积累及分配第46-52页
       ·红松群落植物各器官养分含量第46-50页
       ·红松叶养分含量相关性第50页
       ·红松群落养分贮存与分配第50-52页
     ·落叶松、红松人工林养分含量、积累对比研究第52-55页
       ·落叶松、红松各器官养分含量对比第52-53页
       ·落叶松、红松人工林群落养分积累量对比第53-55页
     ·讨论与小结第55-59页
   ·红松、落叶松人工林凋落物研究第59-66页
     ·落叶松人工林凋落物组成与季节动态第59-60页
     ·落叶松人工林凋落物现存量第60-61页
     ·红松林人工林凋落物组成与季节动态第61-62页
     ·红松人工林凋落物现存量第62页
     ·落叶松、红松凋落物对比分析第62-64页
     ·讨论与小结第64-66页
   ·养分生物化学循环第66-79页
     ·养分动态第66-71页
       ·落叶松叶养分季节动态第66-68页
       ·红松叶养分季节动态第68-71页
     ·养分回收第71-74页
       ·落叶松人工林养分回收第71-72页
       ·红松人工林养分回收第72-74页
     ·落叶松、红松人工林养分利用效率第74-76页
       ·落叶松人工林养分利用效率第74-75页
       ·红松人工林养分利用效率第75-76页
     ·讨论与小结第76-79页
   ·养分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第79-85页
     ·落叶松人工林养分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第79-81页
     ·红松人工林养分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第81-83页
     ·落叶松、红松人工林养分循环比较第83-84页
     ·讨论与小结第84-85页
4 结论与建议第85-88页
   ·结论第85-86页
   ·建议第86-88页
参考文献第88-96页
致谢第96页

论文共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下肢康复机器人控制及实验研究
下一篇:对WTO反倾销协议中倾销认定的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