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道黄杨微体繁殖技术的研究
1 文献综述 | 第1-16页 |
·北海道黄杨的生物学特性 | 第7-8页 |
·形态特征 | 第7页 |
·地理分布 | 第7页 |
·生态习性及经济价值 | 第7-8页 |
·微体繁殖研究的发展历史 | 第8-10页 |
·组织培养的探索阶段 | 第8-9页 |
·组织培养技术建立阶段 | 第9页 |
·组织培养的发展阶段 | 第9-10页 |
·原生质体培养取得重大突破 | 第10页 |
·花药培养取得显著成绩 | 第10页 |
·微繁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 第10页 |
·我国经济植物组织培养概况 | 第10-14页 |
·我国组织培养技术在经济植物上的应用 | 第11-13页 |
·培育脱毒苗方面 | 第11-12页 |
·提高育种效率,改良品种 | 第12-13页 |
·经济植物在组培中创造的效益 | 第13-14页 |
·林木组织培养研究现状 | 第14页 |
·国内外微体繁殖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卫矛属组织培养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2 北海道黄杨微体繁殖的原理 | 第16-19页 |
·理论基础 | 第16页 |
·微体繁殖的培养基成份 | 第16页 |
·植物生长物质的作用 | 第16-17页 |
·生长素类 | 第16-17页 |
·细胞分裂素类 | 第17页 |
·植物组织培养的应用步骤 | 第17页 |
·北海道黄杨微体繁殖目的及意义 | 第17-19页 |
3 研究材料 | 第19-21页 |
·研究材料的来源与处理 | 第19页 |
·实验地概况 | 第19页 |
·材料选择 | 第19页 |
·外植体的表面灭菌 | 第19-21页 |
·预处理 | 第19页 |
·灭菌 | 第19-20页 |
·植体灭菌常用药品 | 第20-21页 |
4 研究方法 | 第21-26页 |
·实验设计方法 | 第21页 |
·基本培养基的选择 | 第21-22页 |
·基本培养基的成份 | 第21-22页 |
·基本培养基实验设置 | 第22页 |
·不同生长调节剂的影响 | 第22-24页 |
·生长调节剂对芽诱导培养的影响 | 第22-23页 |
·生长调节剂对增殖培养的影响 | 第23页 |
·不同生长调节剂种类及浓度对生根培养的影响 | 第23-24页 |
·不同浓度蔗糖对微体繁殖的影响 | 第24-25页 |
·培养基简化 | 第25页 |
·移栽时温度对成活率的影响 | 第25-26页 |
5 结果与分析 | 第26-39页 |
·基本培养基实验结果 | 第26-27页 |
·生长调节剂对芽诱导的影响 | 第27-29页 |
·生长调节剂对增殖培养的影响 | 第29-31页 |
·生根培养实验结果 | 第31-33页 |
·糖浓度对培养的影响 | 第33页 |
·绵白糖代替蔗糖对微体繁殖的影响 | 第33-35页 |
·用自来水代替蒸馏和微量元素对微体繁殖的影响 | 第35-36页 |
·用腐殖质代替珍珠岩炼苗对微体繁殖的影响 | 第36-37页 |
·移栽后温度对成活率影响的实验结果 | 第37-39页 |
6 结论与建议 | 第39-41页 |
·结论 | 第39页 |
·建议 | 第39-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附图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