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Glycine max L. Merr.)耐低磷相关性状的QTL分析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1 引言 | 第8-21页 |
·大豆遗传图谱 | 第8-13页 |
·作图群体 | 第8-10页 |
·遗传图谱 | 第10-13页 |
·植物数量性状QTL检测方法 | 第13-15页 |
·分子标记检测QTL方法 | 第13-14页 |
·分离分析检测QTL方法 | 第14-15页 |
·国内外大豆QTL分析进展 | 第15-20页 |
·大豆QTL在连锁群上的分布情况 | 第15-17页 |
·连锁群上相关的性状分析 | 第17-19页 |
·耐低磷性状的QTL定位 | 第19-20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0-21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1-24页 |
·供试材料 | 第21页 |
·培养方法 | 第21-22页 |
·测定方法 | 第22页 |
·遗传图谱 | 第22页 |
·耐低磷性状QTL定位 | 第22-24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4-35页 |
·调查性状的统计分析 | 第24-30页 |
·大豆耐低磷的QTL定位 | 第30-35页 |
4 讨论 | 第35-39页 |
·大豆耐低磷性状 | 第35-36页 |
·遗传图谱 | 第36-37页 |
·QTLs分析的展望 | 第37-39页 |
5 结论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6页 |
附录Ⅰ | 第46-48页 |
附录Ⅱ | 第48-50页 |
附录Ⅲ | 第50-56页 |
附录Ⅳ | 第56-7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