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电器论文--电容器论文

纳米金属氧化物的制备及其超级电容特性研究

第1章 绪论第1-20页
 1.1 概述第11-15页
  1.1.1 引言第11-12页
  1.1.2 超级电容器的概念及类别第12页
  1.1.3 超级电容器的原理第12-13页
  1.1.4 超级电容器的特点第13-14页
  1.1.5 超级电容器的用途第14-15页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第15-18页
  1.2.1 基础研究现状第15-18页
  1.2.2 应用研究现状第18页
 1.3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8-19页
 1.4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第19-20页
第2章 超级电容器电化学性能测试方法第20-28页
 2.1 循环伏安测试第20-23页
  2.1.1 测试原理第20-23页
  2.1.2 实验仪器和设备第23页
 2.2 恒流充放电测试第23-27页
  2.2.1 单电极恒流充放电测试第24-25页
  2.2.2 实验仪器和设备第25页
  2.2.3 电容器性能测试第25-27页
 2.3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3章 碳基超级电容器的研究第28-38页
 3.1 碳基超级电容器概述第28-30页
  3.1.1 双电层Stern模型及电极电位的产生第28-29页
  3.1.2 活性炭的孔结构及双电层的形成第29页
  3.1.3 碳基超级电容器的工作原理第29-30页
 3.2 碳基超级电容器的类型及特点第30-31页
 3.3 碳电极的制备第31页
 3.4 碳电极的电化学性能测试第31-34页
  3.4.1 循环伏安特性测试第31-32页
  3.4.2 恒流充放电测试第32-34页
 3.5 碳基超级电容器电解液的研究第34-36页
  3.5.1 KOH的浓度对活性炭电极比容量的影响第34-35页
  3.5.2 中性电解液的研究第35-36页
 3.6 本章小结第36-38页
第4章 纳米氧化镍的制备及其超级电容特性研究第38-44页
 4.1 概述第38页
 4.2 纳米氧化镍的制备第38页
 4.3 电极的制备第38-39页
 4.4 结构表征第39-40页
 4.5 电化学性能测试第40-43页
  4.5.1 循环伏安和恒流充放电测试第40-41页
  4.5.2 扫速对电极比容量的影响第41-42页
  4.5.3 加热温度对电极比容量的影响第42页
  4.5.4 比容量随着循环次数的变化第42-43页
 4.6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5章 纳米二氧化锰的制备及其超级电容特性研究第44-59页
 5.1 二氧化锰在电解液中的反应机理第44-47页
  5.1.1 二氧化锰还原过程第44-46页
  5.1.2 二氧化锰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机理第46-47页
 5.2 二氧化锰的制备及物化性能测试第47-55页
  5.2.1 低热固相合成法第47-49页
  5.2.2 液相合成法第49-51页
  5.2.3 溶胶凝胶法第51-53页
  5.2.4 甘氨酸-硝酸盐燃烧法第53-54页
  5.2.5 制备方法对二氧化锰特性的影响第54-55页
 5.3 电解液的改性研究第55-58页
  5.3.1 MgSO_4添加量和电解液的浓度对电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第55-57页
  5.3.2 MgSO_4添加量和电解液的浓度对泡沫镍腐蚀程度的影响第57-58页
 5.4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结论第59-61页
参考文献第61-6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第67-68页
致谢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高校高新技术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下一篇:20世纪社会主义历史进程的回顾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