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 1. 前言 | 第6-21页 |
| ·根瘤菌和真菌的相互作用 | 第6-10页 |
| ·根瘤菌与菌根真菌共生的机理 | 第6页 |
| ·根瘤菌与菌根真菌共生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 第6-8页 |
| ·根瘤菌与菌根真菌的双接种试验 | 第8-10页 |
| ·根圈微生物的定殖 | 第10-11页 |
| ·gfp和gus基因在转基因研究中的应用 | 第11-17页 |
| ·GFP的基因概述 | 第11-14页 |
| ·GUS的基因概述 | 第14-17页 |
| ·重组工程菌的基因转移及其安全性 | 第17-20页 |
| ·农业微生物工程菌的发展现状 | 第17页 |
| ·细菌间基因转移的几种可能方式 | 第17-18页 |
| ·释放重组工程菌的安全性 | 第18-20页 |
| ·研究饭豆根瘤菌的意义 | 第20-21页 |
| ·研究饭豆根瘤菌的意义 | 第20页 |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0-21页 |
| 2. 材料和方法 | 第21-28页 |
| ·实验材料 | 第21-24页 |
| ·实验菌株 | 第21页 |
| ·培养基 | 第21-23页 |
| ·化学试剂 | 第23-24页 |
| ·实验方法 | 第24-28页 |
| ·AMF和饭豆根瘤菌对饭豆、玉米间种促生作用的研究 | 第24-25页 |
| ·标记根瘤菌在饭豆根部的定殖 | 第25-26页 |
| ·标记基因转移试验 | 第26-28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8-42页 |
| ·AMF和饭豆根瘤菌对饭豆、玉米间种促生作用的研究 | 第28-30页 |
| ·饭豆结瘤数 | 第28页 |
| ·AMF感染率 | 第28-29页 |
| ·生物产量测定结果 | 第29-30页 |
| ·标记根瘤菌JMC1402P在饭豆根表的定殖 | 第30-32页 |
| ·琼脂管培养结果 | 第30页 |
| ·灭菌土盆栽培养结果 | 第30-31页 |
| ·未灭菌土盆栽培养结果 | 第31页 |
| ·灭菌土和未灭菌土中整体根表定殖的比较 | 第31-32页 |
| ·标记基因转移试验 | 第32-42页 |
| ·微孔滤膜上的转移试验 | 第32-35页 |
| ·灭菌瓶装土中的转移试验 | 第35-40页 |
| ·田间土壤的转移试验 | 第40-42页 |
| 4. 小结与讨论 | 第42-44页 |
| 参考文献 | 第44-50页 |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