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住宅发展的新方向 | 第9页 |
·本文所研究的区域及其气候状况 | 第9-11页 |
·南方地区传统东西向住宅的缺陷 | 第11-13页 |
·夏季西晒导致室内过热 | 第11-12页 |
·夏季西晒导致眩光 | 第12页 |
·与夏季主导风向平行,不利于散热除湿 | 第12-13页 |
·冬季因南向面积减少,获得的日照相对减少 | 第13页 |
·由长沙创远景园引发“东西向住宅在南方地区的适应性”的思考 | 第13-15页 |
第2章 影响住宅朝向的因素 | 第15-33页 |
·住宅的热舒适性 | 第15-22页 |
·基本概念 | 第15-17页 |
·保证住宅热舒适性的条件 | 第17-22页 |
·光环境和声环境 | 第22-23页 |
·采光 | 第22-23页 |
·隔除噪声 | 第23页 |
·精神、心理方面的要求 | 第23-28页 |
·视野与景观 | 第24-27页 |
·领域空间 | 第27-28页 |
·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要求 | 第28-31页 |
·规划 | 第28-29页 |
·节能 | 第29页 |
·节地 | 第29-30页 |
·地形、地貌 | 第30-31页 |
·植被 | 第31页 |
·小结 | 第31-33页 |
第3章 南方地区东西向住宅的适应性分析 | 第33-60页 |
·朝向好的景观并提供好的街景 | 第34-41页 |
·朝向好的景观 | 第34-40页 |
·提供好的街景 | 第40-41页 |
·形成内聚围合空间,丰富城市空间形态 | 第41-45页 |
·内聚空间给予情感关怀 | 第41-44页 |
·多样性是城市的天性 | 第44-45页 |
·重叠或减小日照间距,节约土地资源 | 第45-47页 |
·节约土地的重要性 | 第45-46页 |
·布置东西向住宅对于节地的意义 | 第46-47页 |
·尊重自然,顺应特殊地形 | 第47-53页 |
·建筑中的自然观 | 第48-49页 |
·特殊地形条件下的建筑处理 | 第49-53页 |
·冬季获得均衡日照 | 第53-55页 |
·改善小区后排房屋的通风 | 第55-56页 |
·南墙形成完整的太阳能集热器 | 第56-57页 |
·避免风的不利影响 | 第57-58页 |
·应用于大进深单元式住宅和塔式高层住宅 | 第58-59页 |
·小结 | 第59-60页 |
第4章 南方地区东西向住宅保证热舒适性的设计方法及技术措施 | 第60-96页 |
·建筑防热规划及方位选择 | 第60-61页 |
·平面布置 | 第61-66页 |
·适当加大房屋进深 | 第61-63页 |
·将辅助房间布置在西侧 | 第63页 |
·悬挑构件遮阳 | 第63-64页 |
·引风入室的平面设计 | 第64-65页 |
·设置天井 | 第65-66页 |
·各种建筑体形的朝向对日照的影响 | 第66页 |
·剖面设计 | 第66-69页 |
·降低层高 | 第66-68页 |
·将西墙面或西向窗户外倾 | 第68页 |
·底层架空 | 第68-69页 |
·降低窗台高度 | 第69页 |
·遮阳构造、隔热材料 | 第69-88页 |
·墙体隔热构造 | 第70-75页 |
·利用东西墙及(坡)屋顶收集能量 | 第75-76页 |
·外墙与屋顶的外表面层用白色或浅色的光滑材料 | 第76-77页 |
·窗户遮阳 | 第77-81页 |
·门窗隔热 | 第81-86页 |
·导风构件 | 第86-87页 |
·绿化遮阳、导风 | 第87-88页 |
·防止眩光 | 第88页 |
·降低环境温度 | 第88-94页 |
·加强绿化 | 第90-93页 |
·利用水体 | 第93-94页 |
·心理作用 | 第94页 |
·采用采暖、制冷系统 | 第94-95页 |
·新型材料调节湿度 | 第95页 |
·小结 | 第95-96页 |
第5章 南方地区东西向住宅的实例分析 | 第96-103页 |
·别墅 | 第96-97页 |
·湘潭世外桃源生态社区 | 第96-97页 |
·高层住宅 | 第97-99页 |
·国外实例 | 第97页 |
·深圳共和世家 | 第97-98页 |
·其他实例 | 第98-99页 |
·多层住宅 | 第99-103页 |
·贵阳中天花园 | 第99-101页 |
·广州江南新苑 | 第101-102页 |
·深圳万科城市花园 | 第102页 |
·无锡太湖花园二期 | 第102-103页 |
结论 | 第103-107页 |
参考文献 | 第107-111页 |
致谢 | 第111-113页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1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