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1-14页 |
一、 研究的意义 | 第9-10页 |
二、 研究的现状 | 第10-14页 |
第一章 流域管理的涵义及实行流域管理的依据 | 第14-21页 |
一、 流域管理的涵义 | 第14-16页 |
(一) 水资源管理的涵义 | 第14-15页 |
(二) 流域管理的涵义 | 第15-16页 |
二、 实行流域管理的依据 | 第16-21页 |
(一) 水资源本身的基本特征要求实行流域管理 | 第17-19页 |
(二) 水资源的国家所有制要求加强流域管理 | 第19页 |
(三) 从利益冲突的角度分析,流域管理具有必然性 | 第19-21页 |
第二章 国外流域管理立法的借鉴 | 第21-32页 |
一、 国外的流域管理立法 | 第21-28页 |
(一) 美国的流域管理立法 | 第21-23页 |
(二) 英国的流域管理立法 | 第23-24页 |
(三) 法国的流域管理立法 | 第24-25页 |
(四) 日本的流域管理立法 | 第25-27页 |
(五) 澳大利亚的流域管理立法 | 第27-28页 |
二、 国外流域管理立法对我国的启示 | 第28-32页 |
第三章 我国流域管理立法现状及分析 | 第32-45页 |
一、 我国水法规对流域管理的相关规定 | 第32-41页 |
(一) 水资源权属的规定 | 第32-33页 |
(二) 流域机构的法律地位 | 第33-34页 |
(三) 流域机构的职责 | 第34页 |
(四) 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关部门管理的结合 | 第34-35页 |
(五) 流域规划的法律规定 | 第35-36页 |
(六) 流域防洪抗旱、水土保持的法律制度 | 第36-37页 |
(七) 流域水环境、水工程保护的法律规定 | 第37-38页 |
(八) 流域水量管理的法律制度 | 第38-39页 |
(九) 流域水事纠纷调处的法律制度 | 第39-40页 |
(十) 流域水行政执法监督制度 | 第40页 |
(十一) 法律责任 | 第40-41页 |
二、 我国现行立法在解决流域管理问题方面存在的弊端 | 第41-45页 |
(一) 立法无序、级次之间存在问题 | 第41页 |
(二) 法律之间关系不协调,相互之间存在冲突 | 第41-42页 |
(三) 流域管理体制不顺,在实际中可操作性不强 | 第42-45页 |
第四章 我国流域管理立法的若干建议 | 第45-59页 |
一、 流域管理立法的原则 | 第45-48页 |
(一) 可持续发展原则 | 第45-46页 |
(二) 整体性原则 | 第46页 |
(三) 效率原则 | 第46-47页 |
(四) 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 第47-48页 |
(五) 公众参与原则 | 第48页 |
二、 流域管理立法体系的建构 | 第48-59页 |
(一) 现有法律的完善 | 第48-49页 |
(二) 制定《流域管理法》 | 第49-53页 |
(三) 对于各大江大河流域,制定专门的流域管理法律法规 | 第53-58页 |
(四) 相关配套法规的制定建议 | 第58-59页 |
结论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