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1-11页 |
第一章 我国水电建设工程监理的发展历程 | 第11-12页 |
第二章 我国水电建设工程监理的理论基础和法律法规 | 第12-16页 |
·我国水电工程开展建设监理的理论基础 | 第12-13页 |
·我国水电工程开展建设监理的法规和依据 | 第13-16页 |
·法律 | 第13-14页 |
·行政法规 | 第14-15页 |
·部门规章 | 第15页 |
·依据 | 第15-16页 |
第三章 我国水电建设工程监理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 | 第16-30页 |
·政府宏观管理方面 | 第16-22页 |
·政府职能的转变尚不彻底 | 第16-17页 |
·政府监督管理有待理顺 | 第17-18页 |
·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机制远未形成 | 第18-20页 |
·监理取费问题仍未得到解决 | 第20-21页 |
·法律法规制度尚未配套 | 第21-22页 |
·监理行业协会的管理方面 | 第22-24页 |
·行业协会的作用有限,自身建设尚待加强 | 第23-24页 |
·监理工程师的系统培养制度尚未建立 | 第24页 |
·监理企业自身的建设和管理方面 | 第24-29页 |
·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尚未完善 | 第24-27页 |
·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 第27-28页 |
·缺乏激励与创新机制 | 第28-29页 |
·对建设监理的一些认识误区 | 第29-30页 |
·业主单位的认识误区 | 第29页 |
·承包单位的认识误区 | 第29-30页 |
第四章 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 第30-68页 |
·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 | 第30-33页 |
·明确工程监理的定位、范围和发展方向 | 第33-35页 |
·改进监理人员执业资格管理 | 第35-38页 |
·监理人员执业资格管理现状 | 第35-38页 |
·对监理人员执业资格管理的建议 | 第38页 |
·促进和培育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 第38-40页 |
·加强政府的监督力度,规范市场行为 | 第39页 |
·加强法制建设,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 第39-40页 |
·加强和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 第40-42页 |
·行业及相关信息的收集、汇总和定期发布 | 第40-41页 |
·促进本行业企业的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 | 第41页 |
·进一步规范行业内企业的竞争行为,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 第41-42页 |
·促进企业的对外交流,积极协助成员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 第42页 |
·为企业发展提供融资担保 | 第42页 |
·推动监理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促进行业结构的调整 | 第42-50页 |
·我国水电建设工程监理企业的现状 | 第42-44页 |
·加快水电监理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 | 第44-48页 |
·大力推进监理行业结构调整 | 第48-50页 |
·提高监理水平,避免责任风险 | 第50-53页 |
·严格履行合同 | 第50-51页 |
·提高专业技能 | 第51页 |
·提高管理水平 | 第51页 |
·加强职业道德约束 | 第51-52页 |
·完善法律体系 | 第52页 |
·推行职业责任保险 | 第52-53页 |
·重视监理人才的引进、培养和储备,构建科学的用人机制 | 第53-56页 |
·重视监理人才的引进、培养和储备 | 第53-55页 |
·建立科学的用人机制 | 第55-56页 |
·加强企业公信力的建立,培育一批名牌监理企业 | 第56-58页 |
·积极应对和参与国际竞争,提高我国水电监理企业的竞争实力 | 第58-63页 |
·加入WTO后我国水电建设工程监理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 第58-61页 |
·加入WTO后我国水电监理行业采取的对策 | 第61-63页 |
·国外工程咨询业的发展对我们的启示 | 第63-68页 |
·产权体制 | 第63页 |
·经营和服务范围 | 第63-64页 |
·公司管理方式 | 第64-65页 |
·政府对咨询业的管理 | 第65-66页 |
·国际市场前景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