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7页 |
引言 | 第7-10页 |
1 、 课题背景 | 第7-8页 |
2 、 风力发电机组电气控制系统研究的进展 | 第8-9页 |
3 、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9页 |
4 、 本文的工作要点与内容 | 第9-10页 |
第一章 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相关理论的介绍 | 第10-16页 |
·风力机的空气动力学特性 | 第10-11页 |
·风力发电机组的功率调节方式 | 第11-14页 |
·失速型风力发电机组的结构组成 | 第14-15页 |
·风力发电系统的发电机 | 第15页 |
·本章小结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兆瓦级失速型风力发电机组电气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 | 第16-27页 |
·兆瓦级失速型风电机组电控系统的基本结构设计 | 第16-17页 |
·兆瓦级失速型风电机组运行信号分析 | 第17页 |
·兆瓦级失速型风电机组电控系统的基本功能设计 | 第17-22页 |
·兆瓦级失速型风电机组的基本控制策略研究 | 第22-23页 |
·兆瓦级失速型风电机组电气控制系统主控制器的硬件设计 | 第23-25页 |
·兆瓦级失速型风电机组电气控制系统主程序结构设计 | 第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7页 |
第三章 兆瓦级失速型风力发电机组电量采集系统设计 | 第27-34页 |
·电网参数采集的必要性 | 第27-28页 |
·兆瓦级失速型风电机组电量采集系统的具体实现 | 第28-31页 |
·系统实验及结果分析 | 第31-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四章 兆瓦级失速型风力发电机组软并网系统主电路分析与设计 | 第34-43页 |
·异步风力发电机组并网方法描述 | 第34-35页 |
·软并网装置主电路的结构组成 | 第35-36页 |
·主电路的理论分析 | 第36-38页 |
·可控硅触发方式的选择 | 第38-39页 |
·可控硅主电路正常工作的基本条件 | 第39-40页 |
·风电机组软并网的控制方法 | 第40页 |
·主电路各参数的设计与计算 | 第40-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五章 兆瓦级失速型风力发电机组软并网控制系统的仿真分析 | 第43-58页 |
·兆瓦级失速型风电机组软并网控制系统仿真的必要性 | 第43页 |
·异步风力发电机组直接并网的过渡特性分析 | 第43-44页 |
·异步风力发电机组大小电机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44-46页 |
·异步风力发电机组仿真模型的验证 | 第46-48页 |
·失速型风电机组直接并网的仿真分析 | 第48-51页 |
·失速型风电机组软并网控制系统的仿真分析 | 第51-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六章 软并网系统可控硅移相触发控制电路硬件及软件设计 | 第58-69页 |
·数字移相触发器的结构组成 | 第58页 |
·可控硅移相触发控制电路硬件设计方案与系统结构 | 第58-61页 |
·硬件电路的抗干扰措施 | 第61-62页 |
·可控硅移相触发控制装置的软件结构与流程图 | 第62-64页 |
·可控硅移相触发控制装置主要软件功能的实现 | 第64-68页 |
·软件的抗干扰措施 | 第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9-71页 |
附录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论文答辩说明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