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引言 | 第11-14页 |
·研究意义与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文献综述与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13-14页 |
2 结果加重犯的概说 | 第14-29页 |
·结果加重犯立场之选择 | 第14-16页 |
·最广义说 | 第14页 |
·广义说 | 第14-15页 |
·狭义说 | 第15页 |
·笔者见解 | 第15-16页 |
·结果加重犯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 第16-20页 |
·结果加重犯与结果犯 | 第16页 |
·结果加重犯与转化犯 | 第16-17页 |
·结果加重犯与情节加重犯 | 第17-18页 |
·结果加重犯与想象竞合犯 | 第18-20页 |
·界定结果加重犯的前提和基础 | 第20-21页 |
·界定结果加重犯不能脱离刑法规定 | 第20页 |
·界定结果加重犯不能违背立法宗旨 | 第20-21页 |
·界定结果加重犯需要顺应发展趋势 | 第21页 |
·结果加重犯的概念与特征 | 第21-25页 |
·结果加重犯的概念 | 第21-23页 |
·结果加重犯的特征 | 第23-25页 |
·结果加重犯的本质 | 第25-29页 |
·单一形态论 | 第25-26页 |
·复合形态论 | 第26页 |
·独特风险理论 | 第26-27页 |
·本文观点 | 第27-29页 |
3 结果加重犯的客观构成及其类型 | 第29-35页 |
·结果加重犯的客观构成 | 第29-32页 |
·一个基本犯罪行为 | 第29-30页 |
·两个危害结果 | 第30页 |
·基本犯罪行为与加重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 第30-32页 |
·结果加重犯的分类 | 第32-35页 |
·单一行为的结果加重犯与复合行为的结果加重犯 | 第32页 |
·犯罪既遂的结果加重犯与犯罪未遂的结果加重犯 | 第32-33页 |
·“故意+故意”的结果加重犯与“故意+过失”的结果加重犯 | 第33页 |
·纯正的结果加重犯与不纯正的结果加重犯 | 第33页 |
·同质的结果加重犯与异质的结果加重犯 | 第33-35页 |
4 结果加重犯的停止形态 | 第35-39页 |
·结果加重犯的预备 | 第35-36页 |
·结果加重犯的未遂 | 第36-37页 |
·结果加重犯的中止 | 第37-39页 |
5 我国刑法中结果加重犯合理性之考量 | 第39-46页 |
·结果加重犯的存废之争 | 第39-40页 |
·结果加重犯的出路 | 第40-43页 |
·基本犯罪的主观罪过形式之新审视 | 第40-42页 |
·加重结果的主观罪过形式之再认识 | 第42-43页 |
·结果加重犯在我国刑法中的应有地位 | 第43-46页 |
6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