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15页 |
1.1 引言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可展结构的应用范围 | 第10-11页 |
1.3 展开结构的技术要求 | 第11-12页 |
1.4 概念研究 | 第12页 |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2-13页 |
1.6 参考文献 | 第13-15页 |
第二章 伸展臂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32页 |
2.1 引言 | 第15页 |
2.2 伸展臂的分类 | 第15-16页 |
2.2.1 按照驱动方式 | 第15-16页 |
2.2.2 按照展开顺序 | 第16页 |
2.3 节点形式 | 第16-19页 |
2.3.1 能量节点 | 第16-17页 |
2.3.2 球铰接 | 第17-18页 |
2.3.3 销轴连接 | 第18-19页 |
2.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9-29页 |
2.4.1 薄壁管吊杆(Thin-Walled tubular booms) | 第19页 |
2.4.2 Storable Tubular Extendable Member | 第19-20页 |
2.4.3 环管状的伸展臂(CTM) | 第20-22页 |
2.4.4 伸缩式伸展臂(Telescopic mast) | 第22页 |
2.4.5 主动/被动索体系 | 第22-23页 |
2.4.6 可卷曲构架式伸展臂(coilable mast) | 第23-25页 |
2.4.7 铰接桁架伸展臂 | 第25-27页 |
2.4.8 充气硬化式 | 第27页 |
2.4.9 整体张拉式伸展臂 | 第27-29页 |
2.5 发展趋势 | 第29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9页 |
2.7 参考文献 | 第29-32页 |
第三章 索杆式伸展臂结构设计 | 第32-49页 |
§3.1 索杆式伸展臂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设计要求 | 第32-34页 |
§3.1.1 展开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 | 第32页 |
§3.1.2 索杆式伸展臂结构设计的设计要求: | 第32-33页 |
§3.1.3 设计流程 | 第33-34页 |
§3.2 材料特性 | 第34页 |
§3.3 索的用途 | 第34-35页 |
§3.4 方案设计 | 第35-47页 |
§3.4.1 水平杆 | 第39页 |
§3.4.2 竖杆 | 第39页 |
§3.4.3 角节点 | 第39-42页 |
§3.4.4 锁定节点 | 第42-43页 |
§3.4.5 索 | 第43-4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3.6 参考文献 | 第48-49页 |
第四章 伸展臂固有特性分析 | 第49-69页 |
引言 | 第49页 |
§4.1 模态分析 | 第49-56页 |
§4.1.1 基本理论 | 第50-52页 |
§4.1.2 伸展臂模态分析 | 第52-56页 |
§4.1.2.1 各种因素对结构模态的影响 | 第52-54页 |
§4.1.2.1.1 索中张力大小对结构性能的影响 | 第52-53页 |
§4.1.2.1.2 杆件截面大小变化对结构性能的影响 | 第53页 |
§4.1.2.1.3 拉索的截面面积对结构性能的影响 | 第53页 |
§4.1.2.1.4 水平杆长度和竖向杆长度的比值(θ角变化)对结构性能的影响 | 第53-54页 |
§4.1.2.1.5 考虑节点偏心对结构性能的影响 | 第54页 |
§4.1.2.2 模态分析 | 第54-56页 |
§4.2 频率响应分析 | 第56-63页 |
4.2.1 振型分解法 | 第56-59页 |
4.2.2 频率响应分析 | 第59-63页 |
§4.3 参数分析 | 第63-67页 |
4.3.1 弯曲刚度(EI) | 第65页 |
4.3.2 轴向刚度(EA) | 第65-66页 |
4.3.3 剪切刚度(GA) | 第66页 |
4.3.4 收纳率 | 第66-6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7页 |
4.5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
第五章 索膜与骨架结构整体分析 | 第69-93页 |
5.1 引言 | 第69-70页 |
5.2 索膜结构找形、荷载分析的几何非线性有限元法 | 第70-77页 |
5.2.1 找形分析 | 第70-72页 |
5.2.2 荷载分析 | 第72-77页 |
5.2.2.1 荷载 | 第72-73页 |
5.2.2.2 褶皱处理 | 第73-77页 |
5.3 某膜结构体育场挑棚概况 | 第77页 |
5.4 找形分析 | 第77页 |
5.5 结构分析 | 第77-91页 |
5.5.1 荷载 | 第80-83页 |
5.5.1.1 荷载 | 第80-82页 |
5.5.1.2 荷载组合 | 第82-83页 |
5.5.2 分析参数 | 第83页 |
(1) 钢材物理特性 | 第83页 |
(2) 膜材 | 第83页 |
(3) 钢索特性 | 第83页 |
(4) 拉杆 | 第83页 |
5.5.3 钢构分析 | 第83-89页 |
5.5.3.1 位移比较 | 第83-88页 |
(a) 变形(恒荷载+预张力+风压) | 第85-86页 |
(b) 变形(恒荷载+预张力+风吸) | 第86-87页 |
(c) 变形(恒荷载+预张力+雪荷载) | 第87-88页 |
5.5.3.2 支座反力比较 | 第88-89页 |
5.5.3.3 杆件内力比较 | 第89页 |
5.5.3.4 结论 | 第89页 |
5.5.4 索膜分析 | 第89-91页 |
5.5.4.1 位移比较 | 第89-90页 |
5.5.4.2 膜强度比较 | 第90-91页 |
5.5.4.3 小结 | 第91页 |
5.5 结论 | 第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3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3-95页 |
6.1 本文主要工作和结论 | 第93页 |
6.2 进一步工作 | 第93-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