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电气化、电能应用论文--电力拖动(电气传动)论文--控制系统论文

高精度交流伺服系统控制的研究

第1章 绪论第1-18页
 1.1 课题来源、背景、目的及意义第10-11页
 1.2 课题发展状况第11-12页
  1.2.1 离线控制方式第11-12页
  1.2.2 在线控制方式第12页
 1.3 本文所作的主要工作第12-18页
第2章 交流伺服电机第18-31页
 2.1 伺服电机与驱动器简介第18-22页
  2.1.1 电机与驱动器型号第19-20页
  2.1.2 主回路接线第20-22页
 2.2 交流电机数学模型建立第22-25页
  2.2.1 传递函数推导第22-24页
  2.2.2 参数确立第24-25页
 2.3 电机工作在位置控制模式下第25-29页
 2.4 本章小结第29-31页
第3章 交流伺服电机模糊控制系统第31-51页
 3.1 模糊控制系统简介第31-35页
  3.1.1 模糊控制系统组成第31-33页
  3.1.2 模糊控制器第33-35页
 3.2 模糊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第35-40页
 3.3 多变量模糊控制系统的设计第40-50页
  3.3.1 多变量模糊控制器解耦原理第41-43页
  3.3.2 交流伺服电机位置控制模糊控制器分析与设计第43-49页
  3.3.3 在线参数自寻优第49-50页
 3.4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4章 基于PCI总线的接口卡设计第51-79页
 4.1 PCI总线的特点和优势第51-53页
  4.1.1 总线定义及分类第51-52页
  4.1.2 PCI总线的发展第52页
  4.1.3 PCI总线的主要特点第52-53页
 4.2 信号定义第53-55页
  4.2.1 系统引脚第53-54页
  4.2.2 地址/数据引脚、命令和字节使能第54页
  4.2.3 交易控制引脚第54-55页
  4.2.4 仲裁引脚第55页
  4.2.5 中断引脚第55页
 4.3 基本总线传输第55-58页
  4.3.1 单数据段读交易第55-57页
  4.3.2 单数据段写交易第57-58页
 4.4 PCI总线的中断机制第58-62页
  4.4.1 PCI中断路由机构第58-60页
  4.4.2 配置空间预定首区中断的设定第60-61页
  4.4.3 中断表的建立第61-62页
 4.5 PCI总线的配置空间及实现技术第62-64页
  4.5.1 配置空间第63-64页
 4.6 利用PCI9054和CPLD实现接口卡设计第64-78页
  4.6.1 PCI9054性能第64-66页
  4.6.2 接口卡设计第66-69页
  4.6.3 PCI9054配置过程及接口卡连线第69-78页
 4.7 本章小结第78-79页
第5章 PCI设备Windows98通用驱动程序设计第79-98页
 5.1 Windows的虚拟世界第79-82页
  5.1.1 虚拟机第79-80页
  5.1.2 基于页面请求的虚拟内存第80-81页
  5.1.3 处理器的模式第81-82页
 5.2 32位保护模式下存储器地址映射第82-86页
 5.3 利用中断门实现从应用级向核心级跳转第86-88页
 5.4 驱动程序的模式和开发工具第88-90页
  5.4.1 什么是驱动程序第89-90页
  5.4.2 为什么要写驱动程序第90页
 5.5 利用VtoolsD开发PCI设备Win98下驱动程序第90-97页
  5.5.1 设备初始化第91-92页
  5.5.2 端口操作第92页
  5.5.3 内存的读写第92-93页
  5.5.4 中断的设置、响应和调用第93-95页
  5.5.5 驱动程序的调用(加载)第95-97页
  5.5.6 驱动程序的进一步封装第97页
 5.6 本章小结第97-98页
结论第98-100页
参考文献第100-10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04-105页
致谢第105页

论文共10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四砂公司产品开发战略研究
下一篇:影响、接受与本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