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7页 |
缩略词表 | 第7-8页 |
1 实验材料 | 第8页 |
1.1 实验动物 | 第8页 |
1.2 试剂与药品 | 第8页 |
1.3 主要仪器 | 第8页 |
2 实验方法 | 第8-12页 |
2.1 造模与分组方法 | 第8-9页 |
2.2 给药方法 | 第9-10页 |
2.3 检测指标与方法 | 第10-11页 |
2.4 统计方法 | 第11-12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12-19页 |
3.1 对血清T的影响 | 第12页 |
3.2 对血清EGF的影响 | 第12-13页 |
3.3 对附睾内成熟精子计数的影响 | 第13页 |
3.4 对睾丸曲细精管横截面积与管壁厚度的影响 | 第13-14页 |
3.5 对小鼠睾丸曲细精管EGFR表达的影响 | 第14-15页 |
3.6 对小鼠睾丸曲细精管Ki-67表达的影响 | 第15-16页 |
3.7 对小鼠颌下腺分泌颗粒的影响 | 第16-17页 |
3.8 各组小鼠附睾内精子计数与血清T水平、血清EGF水平、曲细精管厚度、曲细精管中EGFR及曲细精管中Ki-67相关分析 | 第17页 |
3.9 正常组、肾虚组及肾虚+补肾组小鼠附睾内精子与血清T、血清EGF、曲细精管厚度、颌下腺分泌颗粒、曲细精管中EGFR及曲细精管中Ki-67相关分析 | 第17-18页 |
3.10 正常组、颌下腺切除组及颌下腺切除+补肾组小鼠附睾内精子与血清T、血清EGF、曲细精管厚度、曲细精管中EGFR及曲细精管中Ki-67相关分析 | 第18-19页 |
4 小结 | 第19-20页 |
讨论 | 第20-30页 |
1 中医对生殖调节的认识 | 第20-22页 |
2 现代医学对男性生殖的认识15 | 第22-25页 |
2.1 下丘脑—垂体—睾丸轴 | 第22-23页 |
2.2 颌下腺—睾丸轴 | 第23-25页 |
3 动物模型的评价 | 第25-26页 |
3.1 肾虚兼生精功能障碍型小鼠 | 第25页 |
3.2 颌下腺切除致生精功能障碍型小鼠 | 第25-26页 |
4 金匮肾气丸对肾虚及EGF缺乏小鼠生精障碍的治疗作用 | 第26-27页 |
4.1 金匮肾气丸对肾虚型小鼠生精障碍的治疗作用 | 第26-27页 |
4.2 金匮肾气丸对EGF缺乏小鼠生精障碍的治疗作用 | 第27页 |
5 颌下腺—睾丸轴与“肾主生殖” | 第27-30页 |
5.1 颌下腺—睾丸轴与“肾主生殖”的关系 | 第27-29页 |
5.2 颌下腺—睾丸轴系统对“肾主生殖”的意义 | 第29-30页 |
结论 | 第30-31页 |
问题与展望 | 第31-32页 |
致谢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5页 |
附图 | 第3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