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平原低湿地大豆“高垄平台”增产机理初探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一 前 言 | 第6-14页 |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6页 |
2. 国内外发展动态 | 第6-14页 |
二 材料与方法 | 第14-17页 |
1. 试验材料 | 第14页 |
2. 试验处理 | 第14页 |
3. 测定内容及方法 | 第14-17页 |
三 结果与分析 | 第17-41页 |
1. 耕作方式对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 | 第17-32页 |
1.1 土壤容重和三相比的变化 | 第17-18页 |
1.2 土壤水分含量的动态变化 | 第18-20页 |
1.3 土壤温度的动态变化 | 第20-28页 |
1.4 土壤养分的动态变化 | 第28-32页 |
2. 根系生长状况及根瘤数的变化 | 第32-34页 |
3. 叶面积指数的变化 | 第34-36页 |
4. 干物质积累的变化 | 第36-38页 |
5. 耕作方式对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第38-41页 |
5.1 产量构成因素及其与产量的相关性 | 第38-40页 |
5.2 不同耕作方式下大豆产量的变化 | 第40-41页 |
四 讨 论 | 第41-45页 |
1. 高垄平台耕作法对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 | 第41-43页 |
2. 大豆根系生长与土壤生态环境的关系 | 第43页 |
3. 高垄平台耕作法对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第43页 |
4. 高垄平台耕作法对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第43页 |
5. 高垄平台耕作法对产量的影响 | 第43-45页 |
五 结 论 | 第45-46页 |
六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七 致 谢 | 第50-51页 |
八 英文摘要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