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兰素的微胶囊化及其在织物上的功能化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5页 |
·引言 | 第14页 |
·微胶囊化技术在功能纺织品上的运用 | 第14-15页 |
·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 第15-16页 |
·环糊精包结的作用力机制 | 第16-17页 |
·纺织物的加香整理介绍 | 第17-23页 |
·常用的织物交联剂概述 | 第17-21页 |
·织物加香整理方法概述 | 第21-23页 |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23-25页 |
·研究目的 | 第23页 |
·研究内容 | 第23-25页 |
第二章 β-环糊精/香兰素微胶囊的制备工艺研究 | 第25-36页 |
·引言 | 第25页 |
·实验部分 | 第25-28页 |
·实验试剂和实验仪器 | 第25-26页 |
·微胶囊囊芯的定量分析 | 第26页 |
·共沉淀法制备β-CD/香兰素微胶囊 | 第26-27页 |
·喷雾干燥法制备β-CD/香兰素微胶囊 | 第27页 |
·β-CD/香兰素微胶囊的表征与性能测试 | 第27-2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8-34页 |
·进料流量对微胶囊化效果的影响 | 第28页 |
·进风温度对微胶囊化效果的影响 | 第28-29页 |
·β-CD质量浓度对微胶囊化效果的影响 | 第29-30页 |
·香兰素与β-CD的配比对微胶囊化效果的影响 | 第30页 |
·喷雾干燥法与共沉淀法两者的微胶囊化效果比较 | 第30-31页 |
·表征与性能测试 | 第31-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第三章 香兰素与β-环糊精的包结作用机制研究 | 第36-51页 |
·引言 | 第36-37页 |
·实验部分 | 第37-38页 |
·实验试剂和实验仪器 | 第37页 |
·β-环糊精包结物的制备 | 第37-38页 |
·β-环糊精包结物中的客体含量测定 | 第38页 |
·包结物的表征 | 第38-40页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38页 |
·NMR分析 | 第38页 |
·UV-Vis测定β-CD包结物的包结常数 | 第38-39页 |
·高斯计算模拟 | 第39-4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0-50页 |
·β-CD包结物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41-42页 |
·β-CD包结物的NMR结果 | 第42-45页 |
·测定β-CD包结物的包结常数 | 第45-46页 |
·β-CD包结物的量子化学计算研究 | 第46-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四章 壳聚糖/香兰素微胶囊的制备 | 第51-56页 |
·引言 | 第51-52页 |
·实验部分 | 第52-53页 |
·实验试剂和实验仪器 | 第52页 |
·方法 | 第52-5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3-55页 |
·壳聚糖/香:兰素微胶囊制备工艺优化 | 第53-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五章 香兰素微胶囊在棉织物上的加香整理 | 第56-67页 |
·引言 | 第56-57页 |
·实验部分 | 第57-59页 |
·实验试剂和实验仪器 | 第57-58页 |
·棉织物加香整理 | 第58页 |
·表征与性能测试 | 第58-5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9-66页 |
·扫描电镜分析 | 第59-60页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60-61页 |
·XPS分析 | 第61-63页 |
·热重-差热分析 | 第63-65页 |
·壳聚糖/香兰素微胶囊的性能测试 | 第65-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结论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8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80-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