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家畜论文--牛论文

黄牛及其改良牛产肉性能和肉品质量分析及中国牛肉等级标准的研究与制定

中文摘要第1-10页
绪论 国内外肉牛业的发展第10-19页
 1. 世界肉牛业的发展第10-14页
  1.1 世界肉牛品种第10-12页
  1.2 肉牛饲养管理技术第12-14页
 2. 我国肉牛业的发展第14-16页
  2.1 我国肉牛品种第15页
  2.2 肉牛肥育技术第15-16页
 3. 肉牛屠宰加工技术第16-17页
 4. 我国优质牛肉生产现状第17-19页
第一部分 产肉性能和肉品质量分析第19-68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9-23页
  第一节 影响牛产肉性能的因素第19-20页
  第二节 宰后成熟对牛肉品质的影响第20-22页
  第三节 本试验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2-23页
 第二章 影响产肉性能的宰前因素第23-54页
  第一节 引言第23-24页
  第二节 材料与方法第24-27页
  第三节 结果与分析第27-47页
   1. 产肉性能指标的确定第27-30页
   2. 部分黄牛及改良牛的产肉性能第30-37页
   3. 相同饲养条件下,品种、年龄、体重对产肉性能的影响第37-42页
   4. 相同品种不同饲养条件、年龄、体重对产肉性能的影响第42-47页
  第四节 讨论第47-53页
  第五节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三章 宰后成熟对牛肉品质的影响第54-68页
  第一节 前言第54页
  第二节 材料与方法第54-57页
  第三节 结果与分析第57-65页
   1. 成熟前后剪切力值的变化第57-58页
   2. 不同成熟时间pH值的变化第58-59页
   3. 不同成熟时间三个生化指标的变化第59-65页
  第四节 讨论第65-67页
  第五节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第二部分 牛肉等级标准研究第68-132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68-75页
  第一节 国外牛肉等级标准介绍第68-73页
  第二节 我国在牛肉分级方面所做过的工作第73-74页
  第三节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74-75页
 第二章 肉牛胴体质量评定研究第75-100页
  第一节 前言第75-77页
  第二节 材料与方法第77-79页
  第三节 结果与分析第79-93页
   1. 屠宰设施与工艺的参数确定第79-81页
   2. 嫩度、多汁性和风味的感官评定第81-84页
   3. 肉色对肉质的影响第84页
   4. 影响肉嫩度的因子的筛选第84-87页
   5. 质量指标的等级划分和质量级标准的建立第87-93页
  第四节 讨论第93-99页
  第五节 本章小结第99-100页
 第三章 肉牛胴体产肉率的回归预测研究第100-123页
  第一节 前言第100-101页
  第二节 材料与方法第101-102页
  第三节 结果与分析第102-117页
   1 12~13肋指标对不同品种牛胴体产肉率的预测第102-115页
   2 6~7肋指标对全部牛胴体产肉率的预测第115-117页
  第四节 讨论第117-121页
  第五节 本章小结第121-123页
 第四章 活牛等级标准 胴体分割方法及切块命名标准的研究第123-132页
  第一节 前言第123-124页
  第二节 材料与方法第124-125页
  第三节 结果与分析第125-130页
   1 活牛等级标准的建立第125-127页
   2 各部肉感官评定的比较第127-129页
   3 分割方法和命名标准的确定第129-130页
  第四节 讨论第130-131页
  第五节 本章小结第131-132页
全文主要结论第132-134页
参考文献第134-149页
致谢第149-157页

论文共1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从多元化到西测公司的营销战略
下一篇:电子商务——网上零售电子商店的研究和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