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全若缺--全息观的形成与演变
序言 圆满的缺陷 | 第1-10页 |
第一章 柏拉图的困惑:《巴门尼德篇》的千古难题 | 第10-21页 |
一 从一和多到一和全 | 第10页 |
二 单一和众多的悖论:《巴门尼德篇》评析 | 第10-18页 |
三 完全打通,处处设卡 | 第18-21页 |
第二章 布鲁诺:物物一太 | 第21-26页 |
一 文艺复兴的巨子 | 第21页 |
二 太一和小一的矛盾:《论原因、本原与太一》评析 | 第21-25页 |
三 小一圆满有缺 | 第25-26页 |
第三章 莱布尼茨:每个单子都是整个宇宙 | 第26-31页 |
一 德国通才:莱布尼茨就是一个单子 | 第26页 |
二 小神和大神的不和:《单子论》评析 | 第26-29页 |
三 先定和谐的不谐和音 | 第29-31页 |
第四章 黑格尔:每个概念都潜含一切概念 | 第31-45页 |
一 西方不亮东方亮的思辨大师 | 第31页 |
二 同一和差异的绝对张力:《逻辑学》评析 | 第31-42页 |
三 绝对同一中的绝对差异 | 第42-45页 |
第五章 《周易》:物物一太极 | 第45-52页 |
一 至简至易,至繁至难 | 第45-46页 |
二 一阴一阳之谓道:《周易》小析 | 第46-51页 |
三 无极而太极 | 第51-52页 |
第六章 《黄帝内经》:人体是个小宇宙 | 第52-55页 |
一 穿一针而动全身 | 第52页 |
二 万物皆备于我:《黄帝内经》选析 | 第52-54页 |
三 从《内经》到现代穴位全息律 | 第54-55页 |
第七章 《大林间奥义书》:不增不减的大圆满 | 第55-60页 |
一 现代科学家亲睐奥义书 | 第55页 |
二 物理全息的哲学佐证:《大林间奥义书》选析 | 第55-59页 |
三 圆满的空洞 | 第59-60页 |
第八章 佛典略论:一即一切,一切即 | 第60-79页 |
一 佛海一滴 | 第60页 |
二 一切即一,一切非一:《楞严经》选析 | 第60-61页 |
三 一为无量,无量为一:因陀罗网之说 | 第61-63页 |
四 一切皆空:中观之论 | 第63-79页 |
第九章 现代科学中的全息观简析 | 第79-84页 |
一 起点:全息照相术 | 第79-80页 |
二 玻姆的物理全息观 | 第80-81页 |
三 张颍清的全息生物学 | 第81-84页 |
第十章 全息观若干问题的讨论 | 第84-107页 |
一 群体思考浓缩为自我思考 | 第84页 |
二 互息:死物和生物 | 第84页 |
三 互息:机械性和有机整体性 | 第84-86页 |
四 什么是信息 | 第86-87页 |
五 循环:什么是定义 | 第87-89页 |
六 再论循环 | 第89-91页 |
七 互息:部分与整体 | 第91-92页 |
八 互息:缺息与全息 | 第92-98页 |
九 互息:包含与不包含 | 第98-107页 |
第十一章 全息观的若干例证和展望 | 第107-117页 |
一 脑全息和思维全息 | 第107-109页 |
二 物理全息和心理全息 | 第109-110页 |
三 生物全息 | 第110-112页 |
四 逻辑全息 | 第112-117页 |
第十二章 全书提要 | 第117-120页 |
主要参考资料 | 第120-12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