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四川产中国红豆杉枝叶的紫杉烷类成分的化学研究 | 第8-42页 |
1. 前言 | 第8-12页 |
2. 实验设计 | 第12-13页 |
3. 单体化合物的分离流程图 | 第13-18页 |
4. 结果与讨论 | 第18-33页 |
·新化合物的结构解析 | 第18-32页 |
·已知紫杉烷类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 第32-33页 |
5. 实验部分 | 第33-39页 |
·仪器及材料 | 第33页 |
·新化合物的理化数据 | 第33-37页 |
·已知化合物的理化数据 | 第37-39页 |
6. 药理筛选结果 | 第39页 |
7.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第二章 紫杉醇类似物母核的结构改造 | 第42-99页 |
第一节 紫杉醇及其类似物的化学反应性与母核的结构改造(综述) | 第42-57页 |
1. 水解 | 第42-45页 |
2. 酰化及硅醚化 | 第45页 |
3. 差向异构化 | 第45-46页 |
4. 脱氧 | 第46页 |
5. 取代和消除 | 第46-47页 |
6. 氧化 | 第47-48页 |
7. 还原 | 第48-50页 |
8. 裂环—环合及重排 | 第50-55页 |
·裂环及环合 | 第50-51页 |
·重排 | 第51-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第二节 紫杉醇类似物母核的结构修饰 | 第57-99页 |
1. 前言 | 第57页 |
2. 结构修饰的计划 | 第57-58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58-70页 |
·10位酯化反应及重排产物的研究 | 第58-63页 |
·7位差向异构化及其影响因素的探讨 | 第63-64页 |
·通过Vilsmeier反应在14位引人取代基的尝试 | 第64页 |
·通过烯醇硅醚在14位引入取代基的尝试 | 第64-68页 |
·C-2的磺酰化及引人氮原子的尝试 | 第68-70页 |
4. 实验部分 | 第70-95页 |
·仪器及材料 | 第70页 |
·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 第70-95页 |
5. 紫杉醇及类似物结构改造的展望 | 第95-96页 |
6. 部分衍生物的抗肿瘤活性初步筛选 | 第96页 |
7. 本章小结 | 第96-97页 |
参考文献 | 第97-99页 |
结构改造的化合物及中间体的结构与编号一览表 | 第99-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