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发电、发电厂论文--各种发电论文--风能发电论文

GIS在风能资源共享服务及开发领域的应用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1 绪论第10-15页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第10-11页
   ·研究现状第11-13页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1-13页
     ·现阶段研究中存在问题第13页
   ·研究内容第13-15页
     ·基于GIS的风能资源数据可视化表达第13-14页
     ·风能资源可开发量计算方法第14-15页
2 理论基础第15-25页
   ·GIS与WebGIS第15页
   ·WMS第15-16页
   ·SOA第16-17页
   ·地理信息共享第17页
   ·风能资源相关理论第17-25页
     ·风向第17-18页
     ·风速第18页
     ·风向频率第18-19页
     ·风速频率第19-20页
     ·瑞利分布模型第20页
     ·威布尔分布模型第20-21页
     ·风功率密度第21-22页
     ·平均风能密度第22-23页
     ·有效风功率密度第23-24页
     ·湍流强度第24页
     ·风切变指数第24-25页
3 GIS可视化技术在风能资源共享服务中的应用第25-33页
   ·风能资源数据共享服务系统第25-26页
   ·风能资源数据检索策略第26-28页
     ·基于空间关系查询第26-27页
     ·基于空间关系和属性特征查询第27-28页
     ·地址匹配查询第28页
   ·GIS对风能资源数据的显示方法第28-31页
     ·统计图表第29-30页
     ·专题地图第30页
     ·三维可视化第30-31页
   ·基于GIS实现风能资源可视化的优势第31-33页
4 基于GIS空间分析功能的中国风能资源可开发总量计算第33-50页
   ·数值模拟方法简介第33-36页
     ·MM5第33-34页
     ·WRF第34-35页
     ·数值模拟结果第35-36页
   ·全国数亿千瓦风电场选址及可开发量计算模型第36-44页
     ·选址问题及选址因子第36-37页
     ·选址策略与技术流程第37-38页
     ·研究所需数据源第38-39页
     ·选址技术实现第39-42页
     ·风能资源可开发总量计算第42-43页
     ·建立可视化模型第43-44页
   ·结果评价第44-50页
5 结论与展望第50-52页
   ·解决问题第50页
   ·方法优势第50页
   ·创新点第50-51页
   ·展望第51-52页
附图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60页
致谢第60-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日本自然灾害的信息传播及对我国的启示
下一篇:天津近代邮政的产生及其发展研究(1878-1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