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8页 |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选题的背景 | 第9-10页 |
·选题的意义 | 第10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6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0-15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5-16页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6-17页 |
·研究思路 | 第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7-18页 |
第2章 国税宏观税负的相关理论阐释 | 第18-27页 |
·国税宏观税负的基本内涵 | 第18-20页 |
·国税 | 第18页 |
·税负 | 第18-19页 |
·国税宏观税负 | 第19-20页 |
·确定合理国税宏观税负的原则 | 第20-23页 |
·国税宏观税负应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 第20-21页 |
·国税宏观税负应与产业结构优化程度相适应 | 第21页 |
·国税宏观税负应与税收政策倾斜程度相适应 | 第21-22页 |
·国税宏观税负应与税务部门管理深度相适应 | 第22页 |
·国税宏观税负应与纳税人纳税遵从度相适应 | 第22-23页 |
·正确认识国税宏观税负的现实意义 | 第23-27页 |
·正确认识宏观税负,有利于区域经济运行质量的提高 | 第23-24页 |
·确认识宏观税负,有利于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 | 第24-25页 |
·正确认识宏观税负,有利于税收经济杠杆作用的发挥 | 第25页 |
·正确认识宏观税负,有利于税收征管的科学化、精细化 | 第25-26页 |
·正确认识宏观税负,有利于政府职能的有效履行 | 第26-27页 |
第3章 衡阳市宏观税负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7-39页 |
·衡阳市经济与国税收入情况分析 | 第27-29页 |
·2007年衡阳经济及社会发展情况 | 第27-28页 |
·2007年衡阳国税税收完成情况 | 第28-29页 |
·衡阳市国税宏观税负存在的问题 | 第29-33页 |
·衡阳市国税宏观税负及税收弹性方面 | 第29-32页 |
·衡阳市工业增值税税负方面 | 第32页 |
·衡阳市商业增值税税负方面 | 第32-33页 |
·衡阳市国税宏观税负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3-39页 |
·经济发展层面 | 第33-35页 |
·税收征管层面 | 第35-37页 |
·税收政策层面 | 第37-39页 |
第4章 提高衡阳市国税宏观税负的对策研究 | 第39-45页 |
·推进产业集群,培植壮大支柱税源 | 第39页 |
·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宏观税收负担率 | 第39-40页 |
·用税收政策引导产业结构调整 | 第39-40页 |
·以农业产业化推动产业结构化 | 第40页 |
·用招商引资带动产业结构升级 | 第40页 |
·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构建税收新的增长极 | 第40-41页 |
·严格依法治税,优化税收环境 | 第41-42页 |
·加大税收征管力度,提高税收征收率 | 第42-45页 |
·进一步完善税收政策 | 第42-43页 |
·继续深入构建互动协作机制,加强部门协同配合 | 第43页 |
·完善税收管理员制度 | 第43-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