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1 绪论 | 第9-12页 |
·选题的价值和实践意义 | 第9-10页 |
·价值 | 第9页 |
·实践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0-11页 |
·研究思路 | 第10页 |
·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10页 |
·论文主要结构 | 第10-11页 |
·创新之处 | 第11-12页 |
2 危机预警理论研究综述 | 第12-17页 |
·国际上危机预警研究发展 | 第12-13页 |
·国内危机预警研究成果 | 第13-15页 |
·理论支撑──预见性政府治理 | 第15-17页 |
3 南京市食品安全预警现状剖析 | 第17-30页 |
·南京市食品市场现状分析 | 第17页 |
·南京市食品安全管理预警机制建设成就 | 第17-21页 |
·食品安全应急反应机制已基本建立 | 第18页 |
·食品安全管理机构建设不断加强 | 第18-20页 |
·食品安全预警法规体系日趋完善 | 第20页 |
·食品安全动态预测体系不断完善 | 第20-21页 |
·食品安全预警信息化服务体系不断优化 | 第21页 |
·南京市食品安全管理预警建设所存在的问题 | 第21-25页 |
·预警机制法律依据需进一步健全 | 第22-23页 |
·食品安全基层监管存在漏洞 | 第23页 |
·食品信息追溯制度刚刚起步 | 第23-24页 |
·检测体系的不完善、科技力量尚显薄弱 | 第24页 |
·社会食品安全危机意识有待提高 | 第24-25页 |
·南京市食品安全预警管理问题原因分析 | 第25-30页 |
·追逐利润最大化──根本原因 | 第25-26页 |
·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同时并存 | 第26-27页 |
·低廉违法成本的刺激 | 第27-28页 |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与设备的缺陷 | 第28-30页 |
4 国际食品安全管理预警管理的基本经验 | 第30-34页 |
·统一的管理和法律的有力保障 | 第30-31页 |
·食品安全检测体系的完善 | 第31页 |
·美国的食品安全信息建设 | 第31-32页 |
·欧盟的“食品快速预警系统”和可追溯系统 | 第32-33页 |
·加大预警项目投入 | 第33-34页 |
5 构建有效的南京市食品安全管理预警机制的路径选择 | 第34-43页 |
·充分发挥协调机构领导作用 | 第34页 |
·加强食品安全立法 | 第34-35页 |
·建设强有力的组织框架 | 第35-38页 |
·对现有食品安全管理机构进行合理分工 | 第36-37页 |
·建立中介组织、消费者、企业、媒体和政府间相互沟通的机制 | 第37-38页 |
·建立高效的食品安全检测体系 | 第38-39页 |
·建立健全食品信息分析共享体系 | 第39-40页 |
·重视预警管理科技投入和人员培训 | 第40-41页 |
·完善食品信息可追溯系统 | 第41页 |
·提高食品安全危机意识和应急能力 | 第41-43页 |
6 结语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