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5页 |
·引言 | 第8-9页 |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的认定和设计内容 | 第9-11页 |
·结构抗震分析方法的演变 | 第11-12页 |
·静力弹塑性分析(Push-over)的发展与应用 | 第12-13页 |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13-15页 |
第2章 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理论基础 | 第15-36页 |
·引言 | 第15页 |
·Push-over分析方法 | 第15-24页 |
·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的基本假定 | 第15-16页 |
·等效单自由度体系的建立 | 第16-18页 |
·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的实施过程 | 第18-19页 |
·水平加载模式 | 第19-23页 |
·结构目标位移 | 第23-24页 |
·几种静力弹塑性Push-over分析方法 | 第24-33页 |
·能力谱方法 | 第24-27页 |
·等效位移系数法(NSP) | 第27-30页 |
·N2方法 | 第30-33页 |
·结构构件单元介绍 | 第33-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3章 多遇地震下结构内力与变形分析的弹性方法 | 第36-47页 |
·工程简介 | 第36-38页 |
·本文计算程序简介 | 第38-39页 |
·建立模型 | 第39-40页 |
·结构内力和变形分析 | 第40-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4章 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弹塑性分析 | 第47-57页 |
·罕遇地震作用的特点及其取值 | 第47页 |
·构件塑性铰定义和设置 | 第47-48页 |
·振型选取 | 第48-50页 |
·荷载工况选择 | 第50-51页 |
·抗震性能评估 | 第51页 |
·Push-over分析结果 | 第51-57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7-59页 |
·结论 | 第57-58页 |
·展望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