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1页 |
| 1 前言 | 第11-19页 |
| ·概述 | 第11页 |
| ·三七原产地的考证 | 第11页 |
| ·三七的资源分布 | 第11页 |
| ·三七的化学成分研究 | 第11-13页 |
| ·皂苷类 | 第12页 |
| ·黄酮类成分 | 第12页 |
| ·糖类成分 | 第12-13页 |
| ·氨基酸成分 | 第13页 |
| ·挥发油成分 | 第13页 |
| ·其他化学成分 | 第13页 |
| ·无机元素 | 第13页 |
| ·三七的药理作用研究 | 第13-14页 |
| ·三七药材质量控制研究 | 第14-17页 |
| ·质量研究评价指标与方法 | 第14页 |
| ·主要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 | 第14-15页 |
| ·主要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 第15-16页 |
| ·三七化学成分指纹图谱研究 | 第16-17页 |
| ·小结 | 第17-18页 |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8-19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9-27页 |
| ·材料 | 第19-20页 |
| ·材料来源及采集时间 | 第19页 |
| ·样品的处理 | 第19-20页 |
| ·试剂与仪器 | 第20页 |
| ·试剂 | 第20页 |
| ·仪器 | 第20页 |
| ·方法 | 第20-26页 |
| ·总皂苷含量的测定 | 第20-21页 |
| ·多糖含量的测定 | 第21-22页 |
| ·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 第22-23页 |
| ·人参皂苷Rg_1、Rb_1、Re和三七皂苷R_1含量的测定 | 第23-24页 |
| ·药材HPLC指纹图谱研究 | 第24-25页 |
| ·重金属含量的测定 | 第25页 |
| ·微量元素含量的测定 | 第25页 |
| ·药材生药学特征的研究 | 第25-26页 |
| ·数据处理方法 | 第26-27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7-56页 |
| ·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的确定 | 第27-31页 |
| ·标准曲线的制作 | 第27页 |
| ·测定方法学考察 | 第27页 |
| ·提取方法的确定 | 第27-31页 |
| ·人参皂苷Rg_1、Rb_1、Re和三七皂苷R_1含量测定方法的确定 | 第31-35页 |
| ·含量测定方法的确定 | 第31-34页 |
| ·提取方法的确定 | 第34-35页 |
| ·药材有效成分含量分析 | 第35-44页 |
| ·广西不同产地田七有效成分含量的比较 | 第35-37页 |
| ·田七不同部位有效成分含量分析 | 第37-38页 |
| ·田七主根不同组织部位有效成分含量分析 | 第38-39页 |
| ·广西田七与云南三七有效成分含量比较分析 | 第39-44页 |
| ·药材重金属含量的分析 | 第44-46页 |
| ·不同产地田七的重金属含量比较 | 第44-45页 |
| ·不同部位田七的重金属含量比较 | 第45页 |
| ·田七与三七重金属含量比较 | 第45-46页 |
| ·药材微量元素含量分析 | 第46-47页 |
| ·不同产地药材微量元素含量比较 | 第46-47页 |
| ·田七不同部位微量元素含量比较 | 第47页 |
| ·药材HPLC指纹图谱对比研究 | 第47-52页 |
| ·对照品的HPLC指纹图谱 | 第47-48页 |
| ·样品的HPLC指纹图谱分析 | 第48-52页 |
| ·药材生药学特征比较分析 | 第52-56页 |
| ·形态学对比研究结果 | 第52-54页 |
| ·药材薄层层析鉴别 | 第54页 |
| ·药材常规理化指标的比较分析 | 第54-56页 |
| 4 结论与讨论 | 第56-60页 |
| ·结论 | 第56-57页 |
| ·建立了田七有效成分提取工艺及含量测定方法 | 第56页 |
| ·通过系统研究明确广西田七的质量状况 | 第56-57页 |
| ·总结出广西田七药材质量特征 | 第57页 |
| ·讨论 | 第57-59页 |
| ·问题与展望 | 第59-60页 |
| 致谢 | 第60-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6页 |
| 附录A | 第66-67页 |
| 附录B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