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英缩写对照表 | 第9-10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19页 |
1 CSFV的一般特征 | 第11-13页 |
2 病毒的基因组结构 | 第13-14页 |
3 N~(pro)蛋白 | 第14-15页 |
4 N~(pro)蛋白与CSFV持续性感染的关系 | 第15-17页 |
5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19-41页 |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 第19-37页 |
1 材料、仪器及试剂 | 第19-26页 |
·主要实验材料 | 第19页 |
·仪器 | 第19页 |
·制备感受态细胞所用试剂的配制 | 第19-20页 |
·培养基的配制 | 第20页 |
·引物 | 第20-22页 |
·真核表达质粒pIRESneo-N~(pro)的构建 | 第22-23页 |
·真核表达质粒pcDNA3.0-N~(pro)的构建 | 第23-24页 |
·细胞培养相关试剂的配制 | 第24-25页 |
·间接免疫荧光试剂的配制 | 第25-26页 |
2 方法 | 第26-37页 |
·技术路线 | 第26-27页 |
·病毒RNA的抽提 | 第27页 |
·RT-PCR扩增N~(pro)基因 | 第27-29页 |
·PCR产物的胶回收 | 第29-30页 |
·重组质粒pMD18-T-N~(pro)的构建 | 第30-32页 |
·pMD18-T-N~(pro)和真核表达载体的双酶切 | 第32页 |
·测序及同源性分析 | 第32-33页 |
·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 | 第33-35页 |
·脂质体法转染重组质粒 | 第35-36页 |
·PK15细胞表达效果的检测 | 第36-37页 |
第二节 实验结果 | 第37-41页 |
1 CSFV广西梧州株细胞毒N~(pro)基因的扩增 | 第37页 |
2 pMD18-T-N~(pro)重组质粒的双酶切鉴定 | 第37-38页 |
3 测序及同源性分析 | 第38页 |
4 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 | 第38-39页 |
5 RT-PCR及IFA法检测重组质粒的表达效果 | 第39-41页 |
第三章 讨论 | 第41-47页 |
1 实验设计 | 第41-44页 |
2 结果分析 | 第44-45页 |
3 展望 | 第45-47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文章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