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化学论文

褐孢霉产生的人参皂甙Rb1水解酶的分离纯化及其性质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2页
引言第12-28页
 1. 人参皂甙的分类和结构第12-13页
 2. 人参皂甙的药理学作用第13-15页
   ·人参皂甙对循环系统作用第13-14页
   ·人参皂甙对神经系统的作用第14页
   ·人参皂甙Rb_1 对免疫系统的作用第14页
   ·人参皂甙的抗衰老研究第14-15页
   ·人参皂甙抗肿瘤作用第15页
 3.β-葡萄糖苷酶及其性质研究进展第15-22页
   ·β-葡萄糖苷酶的理化性质第16页
   ·β-葡萄糖苷酶的催化反应机制第16-17页
   ·β-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测定方法第17-18页
   ·β-葡萄糖苷酶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第18-19页
   ·β-葡萄糖苷酶的分离纯化第19-22页
 4. 人参皂甙的转化第22-26页
   ·微生物发酵法第22-24页
   ·酶法第24-26页
 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6-28页
第一章 人参皂甙RB_1水解酶分离纯化方法的探索第28-40页
 前言第28页
 1. 实验材料第28-29页
   ·人参皂甙的提取分离纯化第28页
   ·菌种来源第28-29页
 2. 实验试剂和仪器第29-30页
   ·试剂第29页
   ·仪器第29-30页
 3. 实验方法第30-33页
   ·褐孢霉的培养第30页
   ·酶活的检测方法第30页
   ·蛋白含量的测定第30-31页
   ·分离纯化过程第31-32页
   ·SDS-PAGE 垂直板电泳第32-33页
 4. 结果与讨论第33-39页
   ·粗酶液的提取第33页
   ·超滤浓缩第33-34页
   ·(NH_4)_2SO_4 盐析第34-35页
   ·DEAE-Sepharose CL-6B 离子交换层析第35页
   ·Sepharose CL-6B 层析第35-37页
   ·Q-Sepharose fast flow第37页
   ·Mono Q HR 5/5 阴离子交换层析(HPLC)第37-38页
   ·SDS-PAGE 垂直板电泳第38-39页
 5. 小结第39-40页
第二章 人参皂甙RB_1水解酶的分离纯化第40-51页
 前言第40页
 1. 实验材料第40页
   ·人参皂甙Rb_1第40页
   ·菌种来源第40页
 2. 实验试剂和仪器第40-41页
   ·实验试剂第40-41页
   ·实验仪器(同第一章)第41页
 3. 实验方法第41-43页
   ·褐孢霉的培养方法第41页
   ·酶活的检测方法(同第一章)第41页
   ·蛋白含量的测定 Bradford 法(同第一章)第41页
   ·分离纯化过程第41-43页
   ·SDS-PAGE 电泳第43页
 4.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43-49页
   ·培养时间的确定第43-44页
   ·粗酶液的提取第44页
   ·DEAE-纤维素吸附及NaCl 洗脱第44-45页
   ·DEAE-Sepharose CL-6B 离子交换层析第45-46页
   ·Sepharose CL-6B 分子筛层析第46页
   ·Phenyl sepharose CL-4B 疏水层析柱第46-47页
   ·Mono Q HR 5/5 阴离子交换层析(HPLC)第47-48页
   ·Bio-Scale CHT20-1 羟基磷灰石层析柱(HPLC)第48页
   ·Superose 6 10/300 GL 凝胶过滤(HPLC)第48-49页
 4. 10 SDS-PAGE 垂直板电泳第49-50页
 5. 小结第50-51页
第三章 人参皂甙RB1 水解酶的性质研究第51-60页
 前言第51页
 1. 实验材料第51页
 2. 实验试剂和仪器第51-52页
   ·实验试剂第51页
   ·实验仪器第51-52页
 3. 实验方法第52-54页
   ·酶的最适反应pH 值第52页
   ·酶的pH 稳定性第52页
   ·酶的最适反应温度第52页
   ·酶的温度稳定性第52-53页
   ·金属离子和抑制剂对酶活性的影响第53页
   ·动力学参数的测定第53页
   ·底物特异性的测定第53-54页
   ·酶的氨基酸序列分析第54页
   ·酶解产物的确定第54页
 4 结果与讨论第54-59页
   ·酶的最适温度和温度稳定性第54-55页
   ·酶的最适反应pH 值和pH 稳定性第55-56页
   ·金属离子和抑制剂对酶活性的影响第56页
   ·动力学参数的测定第56-57页
   ·底物专一性的测定第57页
   ·酶的氨基酸序列分析第57-58页
   ·酶解产物的确定第58-59页
 5. 小结第59-60页
结论第60-62页
参考文献第62-66页
致谢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天然黄酮类CFTR氯离子通道激活剂的筛选及分子药理学研究
下一篇:南京长春两地银杏叶生物学特性及药效成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