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云南映象》看我国文化产业生态环境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导论 | 第8-14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8-10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2页 |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12-14页 |
第一章 《云南映象》成功背后的危机和挑战 | 第14-28页 |
·创作期的资金短缺 | 第14-18页 |
·资金来源渠道单一 | 第15-16页 |
·自己投资惨淡经营 | 第16-17页 |
·抵御风险能力极弱 | 第17-18页 |
·运营中的管理困境 | 第18-21页 |
·团队管理棘手 | 第18-19页 |
·品牌打造堪忧 | 第19-21页 |
·产业化推广中的复制难题 | 第21-28页 |
·难以复制的原生态 | 第22-25页 |
·难以复制的杨丽萍 | 第25-28页 |
第二章 我国文化产业生态环境现状 | 第28-41页 |
·未成熟的文化消费市场 | 第28-32页 |
·文化产品有效供给不足 | 第28-30页 |
·文化消费水平有待提高 | 第30-31页 |
·文化消费市场混乱无序 | 第31-32页 |
·不完善的投融资机制 | 第32-35页 |
·投融资渠道不畅通 | 第32-33页 |
·投融资效率不高 | 第33-34页 |
·法律保障机制不完善 | 第34-35页 |
·与国际市场接轨艰难 | 第35-37页 |
·节目规格难与国际接轨 | 第35-36页 |
·经营方式难与国际接轨 | 第36-37页 |
·文化产权保护的尴尬 | 第37-41页 |
·文化产权保护的缺失 | 第37-39页 |
·文化产权保护的难度 | 第39-41页 |
第三章 对改善我国文化产业生态环境的思考 | 第41-61页 |
·创新国家文化产业政策 | 第41-45页 |
·文化产业政策发展演变 | 第41-43页 |
·文化产业政策的创新 | 第43-45页 |
·改革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 | 第45-51页 |
·拓宽投融资渠道 | 第45-49页 |
·培育良好的投融资环境 | 第49-51页 |
·完善文化产业配套制度 | 第51-61页 |
·建立人才培养、管理和激励机制 | 第51-54页 |
·加强对文化消费市场的引导和管理 | 第54-56页 |
·打造文化产业链 | 第56-59页 |
·加强对文化产权保护、评估和交易 | 第59-61页 |
结语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