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9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多孔材料 | 第12-18页 |
·多孔材料的概念 | 第12-13页 |
·多孔材料的结构特征 | 第13-15页 |
·多孔材料的性能 | 第15-18页 |
·多孔材料动态特性研究的必要性 | 第18-20页 |
·多孔材料动态特性研究的必要性 | 第18-19页 |
·数值模拟研究的必要性 | 第19-20页 |
·多孔材料力学性能的研究现状 | 第20-25页 |
·二维多孔材料的研究现状 | 第20-22页 |
·三维泡沫材料的研究现状 | 第22-25页 |
·金属泡沫拉、压力学性能的研究 | 第23-24页 |
·金属泡沫的能量吸收特性的研究 | 第24-25页 |
·多孔材料模型建立的历史和现状 | 第25-27页 |
·本文的工作 | 第27-29页 |
第二章 有限元理论与LS-DYNA3D程序算法理论 | 第29-41页 |
·有限元法基本理论 | 第29-35页 |
·弹性力学基本方程及数值计算方法 | 第29-32页 |
·基本方程 | 第29-30页 |
·数值计算方法 | 第30-32页 |
·大变形动力学基本方程与数值计算方法 | 第32-35页 |
·大变形基本理论 | 第32-34页 |
·大变形动力学数值计算方法 | 第34-35页 |
·LS-DYNA3D程序算法理论 | 第35-41页 |
·时间积分格式理论 | 第35-38页 |
·显式积分格式及其稳定性条件 | 第35-36页 |
·隐式积分格式 | 第36-37页 |
·显式和隐式积分格式的比较 | 第37页 |
·单元临界时间步长的计算 | 第37-38页 |
·接触-碰撞界面算法理论 | 第38-41页 |
·接触算法分类 | 第38-40页 |
·接触类型 | 第40页 |
·接触分析注意事项 | 第40-41页 |
第三章 模型的建立 | 第41-57页 |
·Voronoi几何模型建立 | 第41-48页 |
·两种模型的建立方法 | 第41-43页 |
·构造周期性边界条件 | 第43-46页 |
·孔穴尺寸控制 | 第46-48页 |
·有限元分析 | 第48-57页 |
·前后处理程序FEMB的简介 | 第48-49页 |
·LS-DYNA程序的简介 | 第49-50页 |
·单元类型 | 第49页 |
·材料模型 | 第49-50页 |
·接触面 | 第50页 |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50-53页 |
·模型的敏感性研究 | 第53-56页 |
·模型各向同性性质的研究 | 第56-57页 |
第四章 Voronoi模型的动态特性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第57-75页 |
·模型在冲击速度下的模态分析 | 第57-66页 |
·第一组模型的变形模态 | 第57-62页 |
·第二组模型的变形模态 | 第62-66页 |
·不规则度的影响 | 第66-67页 |
·平台应力和密实化应变能对冲击速度的敏感性 | 第67-69页 |
·孔壁厚度不均匀对能量吸收的影响 | 第69-71页 |
·孔壁残缺对能量吸收的影响 | 第71-72页 |
·相对密度对能量吸收的影响 | 第72-74页 |
·材料强化模量对多孔材料的影响 | 第74-75页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5页 |
致谢 | 第85-87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