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工作论文

乡镇行政管理与村民自治的关系研究--以侯冲村农民协会为切入点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1 绪论第10-18页
   ·选题背景与意义第10-11页
     ·论文的研究背景第10页
     ·选题的意义第10-11页
   ·研究方法与主要内容第11-12页
     ·研究方法第11页
     ·主要内容第11-12页
   ·相关理论基础第12-15页
     ·相关概念第12-13页
     ·相关理论第13-15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16页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第16-18页
2 乡镇改革与村民自治制度的演进第18-23页
   ·我国乡镇改革与村民自治制度演进的历程第18-21页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乡村组织制度第18页
     ·人民公社时期的"政社合一"体制第18-19页
     ·乡镇建制的恢复与村民自治的探索第19-20页
     ·乡镇改革与村民自治的发展普及第20-21页
   ·我国乡镇改革与村民自治制度的关系第21-23页
3 乡镇行政管理与村民自治关系的现状分析第23-31页
   ·乡村关系良性发展的背景分析第23-24页
   ·乡镇行政管理与村民自治互动中的现实困境第24-31页
     ·乡镇政府对村民自治组织的干预第24-26页
     ·村民自治组织对乡镇政府的抵触第26-27页
     ·公共事务管理与公共物品供给缺位第27-28页
     ·乡村干部腐化致使乡村职能异化第28-29页
     ·党组织与村民自治组织的协调困难第29-31页
4 影响乡村关系良性发展的因素分析第31-35页
   ·经济因素第31-32页
     ·经济发展水平影响村民自治运行第31页
     ·利益之争引发乡村两级冲突第31-32页
   ·法律因素第32页
     ·权限不清,操作性不强第32页
     ·缺少惩罚性的制度安排第32页
   ·体制因素第32-33页
     ·传统行政体制的不利影响第32-33页
     ·干部考核机制存在缺陷第33页
   ·文化因素第33-35页
     ·部分干部的综合素质不高第33-34页
     ·村民的民主和政治参与意识淡薄第34-35页
5 侯冲村农民协会的调查分析第35-44页
   ·农民组织的界定及其必要性第35-36页
     ·农民组织的界定第35页
     ·农民组织产生的必要性第35-36页
   ·侯冲村农民协会的发展历程第36-38页
     ·农民协会产生的背景第36-37页
     ·协会运作情况第37-38页
     ·协会与乡镇、村之间的关系第38页
   ·农民协会在乡镇行政管理与村民自治中所发挥的作用第38-40页
     ·弥补了乡镇行政管理经济职能的不足第39页
     ·改善了乡村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的现象第39页
     ·扩大了村民自治的范围和能力第39-40页
     ·建立了"支部+协会"的基层党建新模式第40页
   ·农民组织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困境第40-42页
     ·社会分散化和乡政村治体制的双重压力第41页
     ·农民协会组织的法律地位不明确第41页
     ·农民协会组织经费缺口较大第41-42页
   ·增强农民组织作用的建议第42-44页
     ·加强政府的引导第42页
     ·加强农民组织自身建设第42-43页
     ·充分利用社会资本第43页
     ·开展多方合作第43-44页
6 优化乡镇行政管理与村民自治关系的对策探讨第44-50页
   ·发展农村经济,培育衔接的经济基础第44页
   ·鼓励发展农民组织,增强自治能力第44-45页
   ·完善、规范乡村关系的法律制度体系第45-46页
     ·确定乡村权限范围和行使方式第45-46页
     ·构建保障机制和司法救助机制第46页
   ·创新乡镇政府管理体制,转变行政管理职能第46-47页
     ·完善各类公开制度第46页
     ·强化乡镇政府的服务功能第46-47页
   ·进一步提高乡村干部和村民的素质第47-50页
     ·增强政治参与意识第47页
     ·提升村民参与能力第47-48页
     ·加强干部的教育和培训第48-49页
     ·完善干部选拔、考核机制第49-50页
结语第50-51页
致谢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困境的制度研究--以深圳市为例
下一篇:农村民主选举的理性选择分析--以苏北Z村村委会选举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