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英文摘要 | 第7-14页 |
第一章 瘿椒树的研究概况和进展 | 第14-22页 |
第一节 瘿椒树的生物学研究 | 第14-18页 |
1. 瘿椒树的分类学研究及资源概况 | 第14-16页 |
·瘿椒树的分类学研究 | 第14-15页 |
·瘿椒树的地理分布 | 第15-16页 |
2. 瘿椒树的形态解剖学研究 | 第16-18页 |
·营养器官的形态解剖学特征 | 第16-17页 |
·根的形态结构 | 第16页 |
·茎的形态结构 | 第16-17页 |
·叶的形态结构 | 第17页 |
·木材解剖 | 第17页 |
·生殖器官的形态解剖学特征 | 第17-18页 |
·花的形态 | 第17页 |
·花粉的形态 | 第17-18页 |
·果实的形态 | 第18页 |
·种子的特性 | 第18页 |
第二节 瘿椒树的引种繁殖研究 | 第18-20页 |
1 | 第18-19页 |
·引种研究 | 第18页 |
·繁殖技术研究 | 第18-19页 |
2. 资源开发 | 第19-20页 |
第三节 瘿椒树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0-22页 |
1. 存在问题 | 第20页 |
2.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0-22页 |
第二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 第22-24页 |
第一节 研究材料 | 第22页 |
1. 开花生物学研究材料 | 第22页 |
2. 胚胎学研究材料 | 第22页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第22-24页 |
1. 开花生物学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花形态特征观察 | 第22页 |
·花期物候观察 | 第22页 |
·开花期间主要传粉者的观察 | 第22页 |
·果实发育过程观察 | 第22-23页 |
2. 胚胎学研究方法 | 第23-24页 |
·爱氏苏木精整体染色,常规石蜡制片法制片 | 第23页 |
·半薄切片法 | 第23页 |
·荧光观察法 | 第23-24页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第24-32页 |
第一节 瘿椒树开花生物学特性观察 | 第24-28页 |
1. 开花物候观察 | 第24-25页 |
·单花和花序 | 第24-25页 |
2. 花期观察 | 第25-26页 |
3. 主要传粉者初步观察 | 第26页 |
4. 结实生物学特征 | 第26-28页 |
·果实的发育 | 第26-28页 |
第二节 瘿椒树配子体发育研究 | 第28-32页 |
1. 花药壁的发育 | 第28-29页 |
2. 小孢子的发生及雄配子的发育 | 第29-30页 |
·小孢子的发生 | 第29页 |
·雄配子体发育 | 第29-30页 |
3. 大孢子发生与雌配子体发育 | 第30-32页 |
·大孢子发生 | 第30-31页 |
·雌配子体发育 | 第31-32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32-36页 |
1. 瘿椒树的开花生物学特性 | 第32-34页 |
·雄花和两性花的形态及结构 | 第32页 |
·花期 | 第32页 |
·果期 | 第32-34页 |
2. 瘿椒树配子体特征 | 第34-36页 |
致谢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0页 |
图版说明 | 第40-45页 |
图版 | 第45-53页 |
附录 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