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11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1-20页 |
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11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2. 国内外关于粮食补贴政策的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国外学者对粮食补贴政策的研究 | 第12-13页 |
·国内学者对粮食补贴政策的研究 | 第13-17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评述 | 第17页 |
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7-18页 |
·研究思路 | 第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4. 论文主要内容及创新之处 | 第18-20页 |
·论文主要内容 | 第18-19页 |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19-20页 |
第二章 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 | 第20-23页 |
1. 公共产品理论 | 第20页 |
2. 外部性理论 | 第20-21页 |
3. 机会成本理论 | 第21-22页 |
4. 制度经济学理论 | 第22-23页 |
第三章 我国现行粮食补贴政策的实施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 第23-28页 |
1. 粮食补贴政策的实施情况 | 第23-25页 |
·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实施情况 | 第23-24页 |
·农机具购置补贴的实施情况 | 第24页 |
·良种补贴的实施情况 | 第24页 |
·农资综合补贴的实施情况 | 第24-25页 |
2. 粮食补贴的积极效应 | 第25-26页 |
·水稻种植面积增加 | 第25页 |
·粮食产量增加 | 第25页 |
·粮食补贴社会效应显著 | 第25-26页 |
·农业机械化的进程加快 | 第26页 |
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6-28页 |
·补贴力度不大 | 第26页 |
·补贴方式、补贴对象存在不合理性 | 第26-27页 |
·种粮成本上升,补贴效果不明显 | 第27页 |
·补贴程序繁琐,成本高 | 第27-28页 |
第四章 湖南省的粮食补贴政策的实证分析 | 第28-36页 |
1. 湖南省粮食生产者基本情况介绍 | 第28-30页 |
·被调查种粮农户的基本信息 | 第28-29页 |
·被调查种植农户的家庭生产经营情况 | 第29页 |
·种粮农户对粮食补贴政策的了解情况 | 第29-30页 |
2. 湖南省粮食补贴政策的效应分析 | 第30-32页 |
·模型分析方法简介 | 第30-31页 |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基本假定 | 第31页 |
·指标选择及数据来源 | 第31-32页 |
3. 数据结果分析 | 第32-36页 |
·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对作物播种面积的影响 | 第32-33页 |
·良种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对播种面积的影响 | 第33-34页 |
·直补、良种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 第34-36页 |
第五章 国外相关经验借鉴 | 第36-39页 |
1. 国外保护和提高农业生产的政策 | 第36-37页 |
·日本的农业政策 | 第36页 |
·韩国的农业政策 | 第36-37页 |
·波兰的农业政策 | 第37页 |
2. 国外农业政策对我国粮食补贴政策的启示 | 第37-39页 |
·粮食补贴政策的法制化 | 第37页 |
·加大粮食补贴力度 | 第37-38页 |
·转变粮食补贴方式 | 第38页 |
·尊重市场机制的基础作用,配套实施价格支持政策 | 第38-39页 |
第六章 完善我国粮食补贴政策的对策建议 | 第39-43页 |
1. 粮食补贴政策目标制定的完善 | 第39-40页 |
·将可持续发展要求加入到政策的制定中 | 第39-40页 |
·将增加农户收入作为政策制定的根本出发点 | 第40页 |
2. 粮食补贴水平的提高 | 第40-41页 |
3. 粮食补贴项目的完善 | 第41页 |
·粮食补贴品种的完善 | 第41页 |
·粮食补贴依据的完善 | 第41页 |
·粮食补贴标准的完善 | 第41页 |
4. 粮食直接补贴模式的完善 | 第41-43页 |
第七章 其他相关配套措施的完善 | 第43-46页 |
1. 加大农村教育和科技投入 | 第43页 |
2. 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 第43-44页 |
3. 保护耕地,实现农村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 第44页 |
4. 积极稳妥推进农业保险 | 第44页 |
5. 提高粮食收购价格 | 第44-46页 |
结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个人简介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