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3-18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14页 |
1-2 研究目的 | 第14-15页 |
1-3 研究思路与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1-4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7-18页 |
第二章 西方资本结构理论综述 | 第18-35页 |
2-1 早期资本结构理论 | 第18-20页 |
2-1-1 净收益理论 | 第18-19页 |
2-1-2 净营业收入理论 | 第19页 |
2-1-3 传统理论 | 第19-20页 |
2-2 经典资本结构理论 | 第20-26页 |
2-2-1 MM定理的基本假设 | 第20-21页 |
2-2-2 MM的基本模型 | 第21-24页 |
2-2-3 最优资本结构决策模型:权衡理论 | 第24-26页 |
2-3 现代资本结构理论 | 第26-31页 |
2-3-1 优序融资理论 | 第27页 |
2-3-2 代理理论 | 第27-29页 |
2-3-3 信号传递理论 | 第29页 |
2-3-4 公司控制权理论 | 第29-30页 |
2-3-5 产品和要素市场理论 | 第30-31页 |
2-4 对西方资本结构理论的评述 | 第31-32页 |
2-5 资本结构与公司价值关系的理论分析 | 第32-35页 |
2-5-1 资本结构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 第32-34页 |
2-5-2 企业价值对资本结构的影响 | 第34-35页 |
第三章 中国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评价 | 第35-47页 |
3-1 企业经营绩效评价的含义 | 第35-36页 |
3-2 常用的绩效评价方法 | 第36-40页 |
3-2-1 单一指标的绩效衡量 | 第36-37页 |
3-2-2 多重指标的绩效衡量 | 第37-38页 |
3-2-3 国内绩效评价方法的综述 | 第38-40页 |
3-3 综合绩效的主成分分析 | 第40-42页 |
3-3-1 主成分分析法的思路 | 第40页 |
3-3-2 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系统评价的步骤 | 第40-42页 |
3-4 实证研究 | 第42-47页 |
3-4-1 财务指标的选取 | 第42-44页 |
3-4-2 样本数据来源 | 第44页 |
3-4-3 样本数据处理 | 第44-47页 |
第四章 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实证分析 | 第47-81页 |
4-1 基本概念的界定 | 第47-51页 |
4-1-1 公司融资 | 第47-48页 |
4-1-2 债务融资与股权融资 | 第48-49页 |
4-1-3 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 | 第49-50页 |
4-1-4 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 | 第50页 |
4-1-5 融资结构和资本结构 | 第50-51页 |
4-2 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现状分析 | 第51-61页 |
4-2-1 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现状 | 第52-53页 |
4-2-2 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特征 | 第53-58页 |
4-2-3 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现状的原因分析 | 第58-61页 |
4-3 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决定因素 | 第61-71页 |
4-3-1 西方实证研究观点综述 | 第61-62页 |
4-3-2 国内的相关研究成果 | 第62-64页 |
4-3-3 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的分析 | 第64-66页 |
4-3-4 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66-71页 |
4-4 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动态调整 | 第71-81页 |
4-4-1 动态资本结构的研究现状 | 第72-74页 |
4-4-2 动态资本结构的分析框架 | 第74-77页 |
4-4-3 样本的选取和变量的设计 | 第77-78页 |
4-4-4 动态资本结构的实证研究 | 第78-80页 |
4-4-5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80-81页 |
第五章 中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实证研究 | 第81-99页 |
5-1 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相关研究回顾 | 第81-89页 |
5-1-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81-86页 |
5-1-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第86-89页 |
5-2 研究方法、假设和模型 | 第89-91页 |
5-2-1 研究假设 | 第89-90页 |
5-2-2 联立方程模型 | 第90-91页 |
5-3 研究样本和变量 | 第91-94页 |
5-3-1 研究样本 | 第91页 |
5-3-2 综合经营绩效的计算 | 第91页 |
5-3-3 研究变量 | 第91-94页 |
5-3-4 统计性描述 | 第94页 |
5-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94-99页 |
5-4-1 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 | 第94-96页 |
5-4-2 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 | 第96-99页 |
第六章 中国上市公司债务融资与公司绩效实证研究 | 第99-111页 |
6-1 债务融资与公司绩效的相关研究回顾 | 第99-103页 |
6-1-1 国外研究状况 | 第99-101页 |
6-1-2 国内研究状况 | 第101-103页 |
6-2 联立方程模型 | 第103页 |
6-3 研究样本和变量 | 第103-108页 |
6-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108-111页 |
6-4-1 负债比率与公司绩效 | 第108-109页 |
6-4-2 债务构成与公司绩效 | 第109-110页 |
6-4-3 结果分析 | 第110-111页 |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111-121页 |
7-1 论文主要结论 | 第111-112页 |
7-2 政策建议 | 第112-119页 |
7-2-1 优化上市公司股权结构 | 第112-115页 |
7-2-2 优化中国上市公司债务结构加强债务约束机制 | 第115-118页 |
7-2-3 完善上市公司绩效评价体系 | 第118-119页 |
7-2-4 提高盈利水平 | 第119页 |
7-2-5 增强上市公司竞争力 | 第119页 |
7-3 本文的不足和进一步研究方向 | 第119-121页 |
7-3-1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119-120页 |
7-3-2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第120-121页 |
参考文献 | 第121-127页 |
致谢 | 第127-128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第128页 |